永寧國小師生 手作傳統紅龜粿

永寧國小「紅龜粿製作」的DIY體驗,中年級學生認識台灣傳統米食-紅龜粿。(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永寧國小辦理「紅龜粿製作」的DIY體驗,中年級學生認識台灣傳統米食|紅龜粿,為了下週的永寧國小九十五歲生日暖壽。

台灣的「紅龜粿」是一種傳統米製點心,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與民俗信仰。「紅龜粿」的外型像烏龜,烏龜在台灣文化中象徵「長壽」與「吉祥」。紅色代表喜氣、平安,紅龜粿常被用來祈求健康、長壽與好運。用粿模拓印的烏龜圖騰,紅龜粿增加視覺藝術美感。

李雪華老師帶領助教團蒞臨永寧國小,永寧師生與紅龜粿第一次親蜜接觸。李老師介紹台灣稻米栽種的過程、傳統農具及栽種工法,稻米品種及其加工米食,以閩南語說明,學生認識文化意涵。

永寧國小「紅龜粿製作」的DIY體驗,中年級學生認識台灣傳統米食-紅龜粿。(記者徐義雄攝)

中年級各班師生挽起衣袖、戴上手套,用雙手體驗紅龜粿製作。粿粞加入紅色食用色素揉勻,粉糰呈現鮮紅色。再將分塊的粿粞壓平包上餡料,放入紅龜粿印模中壓模,挑下成型後放置在月桃葉上。置於蒸籠經過十五分鐘蒸煮,鮮艷桃紅、帶著月桃香味的紅龜粿,熱騰騰出爐了。

陳嘉蕙老師指出,學校安排這麼棒的課程,小孩很開心,說這是可以吃的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