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火災頻傳 北市消防局祭出五大防災妙招

 

掃墓火災頻傳,台北市消防局祭出五大防災妙招向民眾宣導。(消防局提供)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清明節將至,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呼籲民眾掃墓時避免使用火源,以防範火災風險。根據統計,掃墓期間常見的火災原因包括焚燒紙錢、燃放鞭炮、亂丟菸蒂等,不僅威脅公共安全,也對環境造成污染。為此,消防局提出五大防災建議,包括除草不用火、不焚燒紙錢、不燃放鞭炮、不亂丟菸蒂及帶走垃圾,並推動「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等環保替代方案,呼籲民眾共同守護山林環境與公共安全。

消防局指出,每年清明節期間,墓地火災事故頻傳,主要原因多為民眾焚燒紙錢或燃放鞭炮時未妥善處理火源,加上天乾物燥,極易引發火勢蔓延。為降低火災風險,消防局今年特別加強宣導,透過官方網站、社群平臺、電子跑馬燈、里鄰布告欄及廣播等多種管道,提醒民眾掃墓時應避免使用火源。此外,消防局也與環保局、警察局、殯葬管理處等單位合作,協調清除墓地雜草、推動紙錢集中代燒,並加強墓地巡邏與防火宣導,全面提升市民防災意識。

消防局建議,掃墓時可採用五大防災措施:首先,除草時應以工具清理雜草並裝入垃圾袋,避免焚燒;其次,選擇「以功代金」或「以米代金」等環保方式代替焚燒紙錢;第三,使用手機播放電子爆竹聲,取代傳統燃放鞭炮;第四,吸菸後務必熄滅菸蒂並妥善處理;最後,掃墓後應將垃圾帶走,減少可燃物堆積。此外,民眾可下載「台北市行動防災App」及「急救先鋒App」,隨時掌握天氣與防災資訊,以應對突發狀況。

台北市在遠見雜誌「二0二四縣市總體暨永續競爭力調查」中,第四度榮獲總榜冠軍,其中「公共安全與消防」項目更是六都第一。消防局強調,掃墓是慎終追遠的傳統習俗,但安全與環保同樣重要,呼籲民眾共同響應「零火源」掃墓,保護自然環境與家人安全。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相關防災措施,並加強與民間合作,打造更安全、永續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