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根據調查,台灣小學生近視率逾三成五,每天3C產品使用超時嚴重,悄悄侵蝕孩子的靈魂之窗。對抗惡視力,有學校添置視力檢查器結合電子化系統,準確掌握學童視力,及時醫療追蹤。
國健署日前公布一一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二至十一歲兒童近視率為百分之二十四點一;其中,男童為百分之二十五點一,略高於女童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一。以就讀學制來看,尚未入小學兒童近視率為百分之六點五,到小學生飆升為百分之三十五點三。
進一步分析發現,二至十一歲兒童每天使用3C產品超過一小時的百分比,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七點七,假日為百分之九十一點五。其中,尚未入小學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六點五,假日百分之八十七點四;小學生非假日為百分之七十八點五,假日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四。
國健署強調,近視是種疾病,一旦發生就無法回復;近視發生的年紀越小,越容易成為高度近視患者。高度近視容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百分之十會導致失明,學齡前期至學齡期的階段是近視防治的關鍵期。
國教署每年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所屬國中小,充實健康中心設備,購置急救、健康檢查及傷病處理設備等。其中,新竹縣錦屏國小不僅購置學生健康資訊管理系統電腦設備,供電子化系統迅速處理、儲存及檢索學生健康資料,更添購視力檢查器;透過這項利器,迅速建立學生資料,並提升資料蒐集的準確度,掌握學童視力狀況,提供家長及教師視力測量結果,異常者通知複檢,並依後續的醫療追蹤結果,提供專業的愛眼護眼保健建議。
國教署表示,除了補助學校購置健康中心各項設備建置環境、提升服務,也鼓勵學校落實校園健康照護、結合家庭與社區人力及資源,運用健康中心設備提供健康檢查與管理、衛生諮詢、協助健康教學等,辦理各項健康促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