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民進黨市議員陳俞融23指出,根據台中市政府近年市有非公用土地處分情形及相關土地出售清冊發現,盧秀燕市長自上任六年來已賣出252筆市有地,總價值高達13.9億元,面積約等於1.43個中央公園。台中市財政局表示,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強化市有地管理政策,實施比中央更嚴格的出售限制,指示超過100坪以上不出售,強化市有地經營與管理。
陳俞融表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盧秀燕市府從108年到113年,平均每年賣出約2.32億元的市有非公用土地。單就盧市長剛上任第一年的土地出售量,就佔了任內總量的50%,凸顯市府在土地處分政策上嚴重失衡,缺乏整體規劃。回顧台中市升格直轄市以來的市有土地處分歷程,胡志強市長任內四年賣出493筆,總額約26.54億元,年均賣地6.63億元。陳俞融更說,不只市有非公用土地,近年來台中市多項重劃區接近完成階段,但盧市府卻連年大賣抵費地及配餘地,背後爭議不斷。
台中市財政局表示,台中市長盧秀燕上任後,強化市有地管理政策,實施比中央更嚴格的出售限制,比如財政部規定國有財產超過500坪以上不出售,盧市長指示超過100坪以上不出售,強化市有地經營與管理。有關依規出售的市有地部分,財政局統計盧市長就任6年以來,共出售市有土地245筆,面積合計2.0597公頃,售價約12.34億元,主要是公有畸零地合併使用讓售、小面積且經評估無保留公用使用必要之土地。財政局強調,相較於前市長林佳龍4年任內,共計出售市有土地360筆,面積4.56公頃,總價款14.89億元,現任市府並沒有大量變賣土地的情形。
陳俞融指出,市有土地是全體市民的重要資產,更是市府進行都市發展規劃的關鍵籌碼。市府應思考如何透過創新的土地活化方案,讓每一塊市有土地都能發揮最大效益。陳俞融提醒,土地一旦賣出就難以回購,土地是市民的珍貴資產,市府賣掉的每一塊土地,都可能是明天市府推動重大建設時所需要的關鍵用地。市府應以更宏觀的視野來規劃市有地的利用,而不是一味地賣地換取短期收益。陳俞融要求市府,針對市有土地,應優先考慮透過設定地上權、租賃等方式活化土地,建立更嚴謹的土地處分評估機制,確保每一筆土地的處分都能為市民帶來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