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工研院打造「生活碳足跡計算器」,讓使用者可以輕鬆量化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進一步優化個人減碳行為,人人都能成為減碳高手。
工研院副總暨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表示,「生活碳足跡計算器」整合國際上許多數據,除了環境部的減碳數據外,還參考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德國聯邦環境局、日本零碳行動三十等可信賴的運作模式,涵蓋住宅能源、交通、飲食、日常用品消費、旅遊休閒五大領域,並與專家學者長時間合作將數據在地化,打造更符合台灣的減碳資料庫,搭配行為分析,讓民眾輸入個人生活方式便能快速評估,獲得更精準的碳足跡分析。
工研院表示,生活碳足跡計算器將日常行為對碳排放的影響,轉化為具體數據,並深入分析不同行為模式所產生的碳排放差異。目前生活碳足跡計算器除了在環境部網站上線外,工研院還開發專屬企業的版本,將率先於工研院內部導入,幫助員工建立個人減碳存摺。未來,這項工具將進一步拓展至企業端,協助企業提供員工減碳指引,讓企業與個人都能更直觀的掌握碳排放狀況,進而採取更具體的減碳行動,共同為環境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工研院說,透過創新碳足跡計算技術,精準量化生活碳排放影響。此技術不僅幫助個人掌握減碳機會,未來也能導入企業,協助優化減碳決策,加速低碳轉型。工研院將持續推動數據驅動的減碳解決方案,鏈結國際趨勢,助力台灣打造精準減碳生態系,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