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高雄市農業局截至一一三年底已輔導九家畜牧場建置沼氣發電系統,總發電量達三百四十九萬度電,相當於約九百六十戶家庭一整年用電量,減少一千七百二十七公噸的碳排放。
農業局近年積極推動畜牧業資源化循環利用,透過沼氣發電系統,將豬糞尿水轉化為可再生能源,不僅有效減少畜牧場的臭味問題,也顯著降低碳排放,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重效益。
高雄市在全國率先推動畜牧業淨零碳排政策,並成功輔導阿蓮區的志賢畜牧場,成為全國首家取得生質能發電綠電憑證的民營養豬場,中央畜產會蘇治芬董事長昨天率隊南下參訪,盛讚產官學合作將豬糞變綠金,共創畜牧資源循環利用新典範。
工業研究院中分院李志杰博士表示,受農業部委託統籌推動沼氣發電後,推廣沼氣發電的配套措施,從顧客、產品、資金到保固,一步步建構起完整的沼氣發電市場,按部就班而不躁進,讓豬農放心使用,用科學幫豬農清廢水、收沼氣、賺綠金。
志賢畜牧場負責人高志賢指出,該場自一0九年起在農業局及工研院專業輔導團隊的協助下,建置了三十KW的沼氣發電系統,每年最高可發電六萬度供場內使用,節省超過二十萬元電費。
高志賢說,農業局協助該場成功取得綠電憑證後,憑證交易收入可達二十七萬元,使得志賢畜牧場每年可額外獲得約四十七萬元的綠金收益,顯示畜牧業除了養豬外,還能透過綠能發電實現可觀的經濟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