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前「連一鮑魚」董事長鍾文智炒作台灣存託憑證(TDR)非法獲利四點七億元,經最高法院於今年三月重判三十年五月徒刑定讞,後續卻被發現未實施電子監控且已逃逸。劍青檢改三十一日公開指控高等法院審理期間未依法延長監控措施,事後更涉嫌編造「檢察官無意見」等不實訊息卸責,要求司法院介入調查。高等法院對此否認指控,強調澄清內容未提及檢方立場,雙方說法矛盾引爆司法體系茶壺內風暴。
全案爭議核心始於去年十月九日高等法院合議庭審理會議。根據劍青檢改公布資料顯示,蒞庭檢察官當場兩度明確要求延長電子監控,審判長邱忠義等人卻僅表示「將以書面裁定通知」,後續竟直接簽署審理單,通知辯護律師陪同鍾文智拆除監控設備。對此異常程序,劍青檢改質疑合議庭與辯護律師存在不當聯繫,要求公布完整開庭紀錄。
高等法院三月十三日透過媒體群組發布澄清訊息,聲稱「受命法官曾詢問最高法院與檢方對延長監控皆無意見」,此說法遭劍青檢改強烈駁斥。根據當日法庭筆錄顯示,檢方確實明確表達反對解除監控立場,相關紀錄已提交司法院。
更引發爭議的是,合議庭遲至今年三月二十八日才上傳裁定書,文件日期卻倒填為去年十月十四日,延遲達五個半月。審判長邱忠義對外解釋「屬書記官執行疏失」,劍青檢改質疑此舉意在推諉責任,要求立即將涉案書記官調離現職以保全證據。司法院回應已啟動內部調查程序,將於十個工作日內公布初步結果。
高等法院三十一日重申,三月十三日澄清訊息僅說明「未收到最高法院指示」,從未指稱檢方無意見,相關報導屬外界誤解。
法界人士指出,此案暴露三大制度漏洞包括電子監控解除程序缺乏三方監督機制、法院新聞發布未建立覆核制度、司法人員責任歸屬模糊。民間司改會已發起連署,要求立法院修法建立「重罪監控聽證程序」,目前獲得超過二萬名民眾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