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0四0三地震發生滿一週年,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三日表示,去年太魯閣遭受芮氏規模七點二級強震重創,不僅帶來環境破損,也帶給花蓮人甚至國人滿心創傷。面對這樣的挑戰,內政部責無旁貸,立即啟動了災後重建,立即組成跨署處的重建小組積極投入重建工作,並爭取三十億元的園區重建經費,希望盡快恢復太魯閣的美。
太管處表示,經過太管處一年來無數人次的努力,針對環境條件較為穩定地區,如太魯閣台地遊客中心及西寶以西之景點,如西寶社區、洛韶社區、關原遊憩區、小風口遊憩區、合歡北峰步道、小奇萊步道、石門山步道、合歡東峰步道、武嶺觀景台等,目前已可供民眾休憩或健行;另預計今年上半年可陸續開放天祥遊憩區局部區域,及蘇花公路沿線的崇德、大清水遊憩區,同禮部落居民出入的得卡倫及大同大禮等地區。
太管處表示,重建之路仍然漫長,未來將透過高科技儀器例如LiDAR光學雷達、UAV空拍等,對災區地質岩層、邊坡岩石裂縫、植被等詳細的評估與調查後,提供工程規劃設計的依據,再啟動強化工程設計、施工。同時,內政部亦已請國土管理署、空勤總隊等單位,共同擔負重建工作,如布洛灣、長春祠地區的整建。
太管處強調,未來除了硬體設施重建外,也以崇敬大自然的精神,集合眾人的智慧,讓山林休生養息,太管處一定會與花蓮民眾、專家學者、地方政府與社團共同合作,推動負責任的旅遊,讓遊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也能共同守護這片珍貴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