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不與黑面琵鷺等度冬候鳥爭食,也兼顧本土漁民生計,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依據《國家公園法》第十九條暨《台江國家公園計畫保護利用管制原則》第七點,自五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止,開放十份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漁撈行為。
台江處表示,在不違背國家公園計畫保護利用管制原則,黑琵非度冬期,七股區漁民得以申請在「十份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進行人工採捕文蛤、赤嘴及竹蟶之漁業行為,自五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一日止,避開環文蛤等貝類八至十月繁殖季,俾利貝類資源永續利用。
台江處委託嘉義大學研究團隊執行「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開放採捕資源永續利用監測計畫」,劃定南、北二分區,輪換以南分區為開放採捕區、北分區為禁採區,爾後依每年度環文蛤族群調查結果,調整開放採捕區域,確保本區經濟貝類資源永續利用。
「既有漁業行為」依據地方政府與七股區民長年來之認定,僅開放與黑面琵鷺食源較無直接關係之文蛤、赤嘴及竹蟶等三種無保育疑慮、具經濟價值的貝類,其他物種禁止採捕。七股區漁民可於里辦公處或台江處六孔管理站申辦採捕證,台江處、市府及國家公園警察隊將不定時查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