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十一日表示,中小企業在這一波美國高關稅戰恐面臨很大挑戰,政府提出的支持方案八百八十億元仍不足,應拿出更多資金應急、快速到位,因應投資、出口減少的效應。
民眾黨舉行論壇,主題為關稅新局下台灣產業的因應與選擇。與會的王健全指出,雖然目前暫時先課稅十%,但這波對台灣基本面一定有影響,川普可能不滿意只有幾家廠商過去美國,如果半導體、甚至整個供應鏈過去美國投資,部分產業空洞化可能很難避免。
王健全說,國內傳統產業有些缺乏國際化布局能力,更面臨三大壓力,一為日圓貶值,工具機產業面臨日本競爭的巨大壓力,第二為中國大陸因內需不足,也拚命對外傾銷,第三是產業因應台灣加一」,先前就有供應鏈移轉壓力,現在又有川普關稅措施。傳產近年面對數位與綠色轉型,營運成本增加、短期效益不明確,呼籲政府應該重視,中小企業這一波恐面臨很大挑戰。
行政院會日前通過八百八十億元的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王健全表示,關稅雖然暫時為十%,但台灣未來三到五年產業面臨很大的結構調整,必須做好準備。行政院轄下應該設立跨部會因應小組,提供財政輸血、供應鏈移轉、升級轉型方案,美國關稅措施後續可能讓台灣投資、出口減少,八百八十億元還是不太夠。
他認為,應該拿部分超徵稅收結合八百八十億元才能應急,避免大規模失業發生。台灣二0二四年對美國出口約一千一百億美元,如果受影響幅度二到三成,換算約新台幣七千億元到一兆元,呼籲資金應該快速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