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勿拿農業及食安與美談判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六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若對台課徵高達三十二%關稅,將重創稻米、毛豆、蝴蝶蘭、吳郭魚、鬼頭刀等農漁產品出口,對農民生計造成沉重打擊。國民黨團呼籲,政府不得將農業與食安當成與美國談判的籌碼,必須堅守談判底線,拒絕一切可能傷害國人健康與農民權益的讓步。

國民黨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推動以來,政府卻未見具體反制或配套作為。她質疑,賴清德總統雖聲稱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但卻未明確保證不會犧牲國人健康。尤其若未來開放美國基改食品、萊豬不需標示,將嚴重衝擊食安與學童健康。

王育敏指出,賴清德從二00九年擔任立委時的「反美豬、反美牛」立場,到副總統任內強調保障消費者選擇權,如今成為總統後卻表態將「積極排除非關稅障礙」,立場前後不一,令人憂心。他呼籲賴清德總統切勿再以「拿美國來恐嚇人民」的方式治國,國民健康不應作為交換條件。

王育敏重申,國民黨團將堅決捍衛農產品不實施零關稅,並嚴守食安標準,尤其基改食品與美豬標示不得退讓。她強調:「食安不是籌碼,一寸都不能讓。」

來自雲林的立委張嘉郡表示,二0二四年台灣進口美國農漁產品高達三六點九億美元,出口卻僅為八點九億美元,貿易逆差高達二十八億美元。她質疑農業部準備不足,未對美國可能要求的擴大農產品進口設下明確底線。她指出,台灣稻農高達三成,一旦開放美國米零關稅,將造成「滅農」風險,政府必須挺身守護農民權益。

桃園立委涂權吉表示,美國貿易代表署近日公布報告,點名台灣對美豬、美牛、馬鈴薯、稻米、基改食品等設限為「不必要貿易障礙」。他批評行政團隊毫無準備,農業部至今未對美方點名項目提出應對,恐將讓台灣在談判中陷於被動,導致本地農業與產業全面受創。

屏東立委蘇清泉指出,屏東每年外銷美國毛豆約五、六千公噸,占全台五成以上,若課徵一成關稅即無利潤可言。農業部編列一百八十億元補貼資源有限,難以全面因應關稅衝擊。他憂心,一旦開放美豬進口標示鬆綁,甚至萊克多巴胺容許標準全面開放,將動搖現行食安制度基礎。

國民黨團強調,食安法與學校衛生管理法明文規定基改食品應標示、不得進校園,這些條文不容模糊處理。農業可討論開放策略,但不得出賣農民與全民健康。政府應堅守底線,正面迎戰美國談判壓力,提出明確政策與保護機制,展現守護台灣農業與食安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