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舉辦桃園埤塘國際論壇 以在地文化連結全球永續對話

中原大學舉辦2025桃園埤塘國際論壇,聚焦水文化與城市永續,展現USR實踐成果。(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迎接建校七十週年,中原大學於四月十七日舉辦「二零二五桃園埤塘國際論壇」,並同步於四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展出USR計畫成果。論壇聚焦「水利文化」、「生態城市」、「韌性治理」三大主題,邀請來自荷蘭、德國、美國、馬來西亞與臺灣的專家學者,展開一場跨國永續對話,共同探討水資源治理與城市未來發展的可能路徑,展現中原長年耕耘USR的實踐能量。

中原大學長期以桃園在地的埤塘文化為核心,透過設計教育與跨領域協作,推動校園與社區共同參與,並提出「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的永續策略。二零二五年更榮獲《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在地共融組」首獎,彰顯教育創新與地方參與的成果。

在論壇的「水利文化」主題中,來自荷蘭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Inge Bobbink副教授分享,她透過觀察日本村落「一水多用」的智慧生活,啟發學生重新理解水與生活的關係。她強調:「最理想的設計,是我們把水借來用,再送回自然的循環中。」

中原大學持續深化USR實踐,推動永續融入教育核心,打造連結在地與國際的行動平台。(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陳其澎教授則闡述桃園台地如何發展出結合自然條件的智慧埤塘系統,不僅為灌溉提供穩定水源,也與聚落與信仰密切相連,成為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原自二零一七年起將埤塘系統納入USR主軸,結合教學、研究與社會參與,打造具教育與永續雙重價值的實踐場域。

與談人包括桃園市水務局局長劉振宇、TIIWE(國際水利環境學院)教研組組長游進裕博士,以及中原大學劉為光副教授等專家,皆強調埤塘系統不僅具有生態與調蓄功能,更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與教育潛能。透過妥善保存與創新轉化,埤塘有機會成為提升城市韌性與推動地方學習的重要資源。

中原大學副校長洪穎怡(圖中)與各國專家學者齊聚論壇,共同聚焦水文化與永續城市發展。(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表示,作為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者,長期致力於將教育與永續議題結合,並透過地方連結與國際交流持續擴大影響力。「二零二五桃園埤塘國際論壇」不僅延續USR的成果與精神,更展現大學在面對全球永續挑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未來,中原大學將持續深化USR實踐,推動永續價值內化於教育核心,打造連結在地與國際的行動平台,從桃園出發,為全球城市韌性與永續未來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