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拍片 古蹟螭首遭掛包包

業者為宣傳新店至孔廟拍攝影片,卻將包包放在古蹟物件上,引發外界批評,文資處已要求不當照片下架。
(取自企業宣傳照)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某知名百貨台南小北門店今年將開幕,為呼應新店開幕,推出「藝術、美食旅遊、時尚」三大面向,模特兒穿上今年春夏流行服飾和人氣包款走訪各處,然眼尖民眾發現,至全台首學台南孔廟拍攝時,竟出現將包包掛在古蹟物件行徑,雖未造成破壞,但相當不妥;文資處回應,歡迎業者結合台南古蹟進行商品行銷宣傳,但避免錯誤示範,已要求業者將不當照片下架。

該百貨位於「東帝士百貨」舊址,強調新分店百貨象徵回憶與創新接軌,呼應新店開幕,規劃系列專題企劃,其中「時尚」部分至台南多處實地拍攝,帶領民眾以全新視角感受府城魅力,走訪具深厚文化象徵的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希望演繹復古場景與現代時尚交融的獨特風貌,竟將國際知名包包掛在古蹟物件上,遭到民眾批評,直指業者毫無保護古蹟觀念。

業者將包包懸掛的地方,文史界人士指出,其實是螭首,又名蚣蝮,是龍生九子之一,主要是排水功能裝飾,為花崗石雕刻,螭的特點是嘴大肚長,身體內能容納非常巨量的水,所以多作為中式建築中的排水口裝飾,稱為「螭首散水」。

文史者說,古蹟場地有其精神,這是對文化資產的尊重,業者在台南經營多年,應有古蹟保護概念,且前往拍攝商業廣告,不知是否有得到孔廟核准使用,孔廟內部沒有監視器,人員無法隨時巡場,恐導致疏於管理,應加強向民眾宣導保護古蹟觀念。

文資處和孔廟文化基金會表示,相當歡迎業者結合台南古蹟進行商品行銷宣傳,然應珍愛古蹟,避免錯誤示範,引來民眾效仿,甚至因此造成古蹟損壞,已經去電,要求業者將不當的照片下架。業者表示已處理,對引發爭議深感抱歉,日後會注意,共同保護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