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賞鳥熱點田寮洋 易危秦尖尾濱鷸、近危紅胸濱鷸現蹤

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紅皮書列為全球易危物種的尖尾濱鷸(如圖)近日出現在貢寮區田寮洋。 (陳明芫攝/農業局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貢寮區田寮洋推行友善耕作及環境保育有成,目前紀錄到的鳥種數達三六七種,全台第一,也是北部地區重要賞鳥熱點;現正值冬候鳥北返回繁殖地之際,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全球易危物種的尖尾濱鷸及近危物種紅胸濱鷸,近日紀錄到在田寮洋現蹤。

農業局表示,位於台灣東北角的貢寮田寮洋地區,是候鳥秋季南遷度冬抵達台灣的第一站,也是候鳥春季北返繁殖地前最後的補給站。

新北市府農業局輔導田寮洋在地農友進行友善耕作,並營造多樣的棲地類型提供候鳥棲息,致使出現在田寮洋的候鳥種類相當豐富,包括雁鴨科的小水鴨、花嘴鴨、琵嘴鴨,鷸(行鳥)家族的小環頸(行鳥)、田鷸、高蹺(行鳥)、鷹斑鴿,鶺鴒科的東方黃鶺鴒等,及大白鷺、中白鷺、黃頭鷺等各種鷺鷥類;甚至不常在台灣見到的稀有大型冬候鳥如白額雁、豆雁等也會在田寮洋現跡,據全球知名的鳥類線上資料庫eBird顯示,田寮洋鳥種紀錄目前已達三六七種。

不常在台灣見到的稀有大型冬候鳥如寒林豆雁也在貢寮區田寮洋現跡。 (新北農業局提供)

隨著春季到來,田寮洋再次迎來候鳥的北返潮,與秋冬相比,春季的鷸(行鳥)家族鳥種比例較為增加,像是小環頸(行鳥)、高蹺(行鳥)、鷹斑鷸、田鷸、小辮(行鳥)等都是田寮洋常見嬌客;而冬季較少見的鳥種如較為稀有的過境鳥長趾濱鷸、尖尾濱鷸、丹式濱鷸、黃頭黃鶺鴒、跳(行鳥)等在春天的田寮洋也有機會看到。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保育處長薛博聞表示,田寮洋插秧期較其他地區晚,目前秧苗較小,春候鳥棲息田間時較易被民眾觀察到,據四月份的調查顯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全球易危物種的尖尾濱鷸及近危物種紅胸濱鷸都有現蹤田寮洋,顯示候鳥在遷徙過程中路線的選擇,也與田寮洋具有多樣化及友善的棲息環境息息相關。

薛博聞表示,除冬候鳥,春季田寮洋還可看到其他鳥類,如保育類猛禽黑鳶,留鳥台灣藍鵲、黑頭文鳥等活動也變得更為頻繁;夏候鳥如杜鵑科的噪鵑、北方中杜鵑也開始現蹤,為春季田寮洋增添許多不同的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