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原民狩獵自主管理 林業署與在地部落攜手保育生態資源

為維繫原住民族傳統狩獵文化的傳承,同時兼顧生態保育,林業署宜蘭分署辦理大同鄉樂水村工作成果分享。(林業署宜蘭分署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維繫原住民族傳統狩獵文化的傳承,同時兼顧生態保育,林業署宜蘭分署於二十日辦理大同鄉樂水村工作成果分享,過程中委託團隊分享大同鄉野生動物監測成果及推廣改良式獵具,並和部落族人討論狩獵自主管理相關議題。

宜蘭分署表示,至今年止,已有大同鄉樂水村、英士村、寒溪村及茂安村等部落成立五個狩獵管理組織,展現原鄉部落在自主管理與自然共存上的努力與成果。樂水村由碼崙、東壘及智腦三個部落組成,智腦部落獵人組織由宜蘭縣大同鄉觀光休閒產業發展協會負責行政業務執行,並與東壘及碼崙成立之宜蘭縣大同鄉樂水村傳統狩獵文化協會共同推動狩獵自主管理,目前會員總數有六十五人,展現出地方參與的高度能量。

宜蘭分署說,為強化狩獵管理與生態監測之連結,自一0六年起,委託團隊在樂水村、田古爾溪及太平山區域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長期監測當地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顯示中大型哺乳動物以山羌與臺灣獼猴最為常見,另有水鹿、野山羊、野豬、黃喉貂、鼬獾、黃鼠狼、白鼻心、麝香貓、穿山甲、松鼠與飛鼠等多樣物種,大型鳥類方面,亦曾拍攝到熊鷹、鳳頭蒼鷹、藍腹鷴及黑長尾雉等,顯見本區自然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