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二十八日舉辦「玩色.巧師: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鍾桂英特展」開幕式,藝文界人士齊聚一堂,環繞在鍾桂英畫作的色彩世界中,共同感受她深厚的藝術造詣與無私奉獻,並向這位台灣美術史上不可忽視的關鍵人物,也是台灣戰後第一代女性藝術家與藝術教育工作者致敬。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短期內他來到史博館三次,分別參與了「大家的歷史,歷史的大家」系列展覽,包含軍中畫家李奇茂、因牽扯四六事件被退學的畫家李再鈐,以及此次的客家女性畫家鍾桂英等三位「大家」,正好就代表台灣一百年以來的三種重要樣貌。
也是客家人的李遠說,是第一次見到鍾桂英,但是卻仿彿看到自己的母親、祖母,雖然鍾桂英客氣地一直道謝,九十四歲的鍾桂英非常優雅,破除了客家女性、老師「辛苦」、「刻板」的印象。「是我該謝謝妳,在短暫的交會中,讓我的生命又再走一遍,想到自己浸淫在客家文化的成長歷程」。
史博館說明,特展以「玩色」與「巧師」為主題,依鍾桂英創作時期分為三單元呈現她在不同年代的藝術軌跡。作品如《交響曲》以純粹色彩構築視覺旋律,展現「玩色」的極致魅力。「清歡有愛」單元體會到九十年代之後,鍾桂英作品色調趨於沉穩,運用輪廓線與色彩交錯,傳遞藝術家邁入晚年對生命的體悟與寧靜恬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