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市府廿八日下午召開「南市政府推動河川及海洋汙染防治小組」第廿三次會議,檢討一一三年水質改善成果,並擬定後續推動策略,持續落實河川與海洋汙染整治決心。
環保局表示,南市主要流域整體水質明顯改善,全市河川嚴重汙染比例長度,從一一二年卅七點六公里下降至一一三年廿九點八公里,汙染長度減少七點八公里,顯示水體環境逐步改善。
然現況水質尚有不佳區域,以急水溪鄰近畜牧業廢水尚未完全資源化且持續排放水體,致一一三年有惡化發生,將持續加強業者輔導與稽查管制,並推動糞尿資源化與集中處理廠建置,力拚一一九年達成無嚴重汙染河段之願景。
畜牧汙染防治方面,環保局與農業局積極推動糞尿資源化,截至一一三年已有三百零七家畜牧場完成資源化,每年施灌農地面積約三百七十七公頃,並於柳營區推動示範區,完成設置八翁里畜牧糞尿集中處理中心一期,另於三月舉行二期工程開工典禮,未來完工後將可有效處理柳營區七十四趴的畜牧汙染量。
海洋汙染治理方面,市府漁港所已於安平、將軍等五處漁港設置海洋廢棄物暫置區,去年共清除處理網具十五點五噸、廢棄物八十八點四六噸及蚵棚二千三百九十四公噸,並推廣新型蚵棚及禁用保麗龍浮具,落實蚵繩、蚵殼等漁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