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小米集團近日發布第七份《2024 年度 ESG 永續報告書》,再次展現以核心技術推動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報告書詳細闡述了小米在核心技術創新、氣候變遷應對以及循環經濟推動等領域的領先地位與具體成果,充分展現了其在永續發展上的積極作為。
在 2024 年 11 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29 次締約方會議(COP29)上,小米集團正式發布全新永續發展策略,進一步聚焦產品包容性與科技平權,並以領先業界的「人 × 車 × 家」智慧生態戰略,為全球消費者構建永續且智慧的未來生活方式。2024 年,小米年度研發投入達人民幣 241 億元,全球專利申請量突破 42,000 件,研發團隊人數達 21,190 人,占總員工數的 48.5%。展望未來,預計 2020 年至 2030 年十年間,小米累計研發投入將突破人民幣 1,000 億元,展現其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與長遠布局。同時,小米智慧工廠與小米汽車工廠亦於去年正式投入運營。兩座先進工廠全面導入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慧技術,實現高效、環保、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其中,小米智慧工廠憑藉自主研發的軟硬體技術,成功打造出彈性生產線、自動化物流及雲端邊緣裝置自動化控制系統,生產線自動化率高達 81%,大幅超越業界平均水準,充分體現小米以技術驅動永續製造的實力與決心。
小米集團致力於為每位用戶打造平等且包容的數位體驗,特別關注視障、聽障與肢體障礙人士的需求。2024 年,持續優化無障礙功能,推出文字擷取、即時字幕、手勢操控等多項新功能。以 TalkBack 功能為例,透過整合小米 HyperOS 中 AI 子系統的光學字元辨識(OCR)技術,顯著提升了這項為盲人與視障人士設計的語音輔助功能,實現圖像文字的精準辨識與即時朗讀,為使用者帶來更流暢自然的「閱讀」體驗。此外,小米在最新作業系統 HyperOS 2 中,將 AI 助理的即時字幕功能與聲音辨識技術深度整合,轉錄準確率高達 93%,進一步優化了多元使用場景下溝通與互動體驗。不僅如此,小米亦積極推動銀髮科技友善行動,2024 年攜手多家機構啟動「長者健康安全關懷與高齡友善改造推進」計畫,從標準制定、產品開發到應用設計,全面提升長者的生活便利性與安全性,讓科技成為每個世代的溫暖支撐。
截至2024 年底,小米已完成 18 款代表性產品(包含 13 款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1 款穿戴裝置及 4 款智慧家電產品)的全生命週期碳足跡測量,並攜手獨立第三方機構,建立完善的智慧型手機產品碳足跡評估流程。已在辦公、生產製造、物流運輸、門市營運及供應鏈等各業務環節全面導入氣候應對措施,並於去年通過 ISO 50001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及年度監督審核。同時,積極推動以海運、鐵路等低碳運輸方式取代航空貨運,僅 2024 年,就為小米集團減少了 3,378 噸碳排放量,有效實踐減碳行動上的具體成效。
小米積極推動全球電子廢棄物回收計畫,並建立多層次回收體系,涵蓋以舊換新、產品翻新、設備及零件報廢,以及內部原型機採購等環節。計劃目標於 2022 年至 2026 年間累計回收 38,000 噸電子廢棄物,截至 2024 年底,已達成 95.94% 的目標進度。在中國大陸市場,以舊換新計畫累計回收超過 130 萬台舊設備,並拓展至九個海外市場,累計處理 23,353 筆換新訂單。同時,積極擴展翻新業務範圍,將筆記型電腦、投影機與顯示器納入,2024 年翻新超過 13 萬台設備,較 2023 年成長 4.7%,將回收材料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智慧電動汽車及智慧家居產品的設計與生產。例如,Xiaomi 14T 背蓋採用源自檸檬殘渣的生質材料,其中有一半的聚氨酯成分來自生質原料;中框則使用回收鋁材,聲學元件亦大量運用回收鋁、金與銅,體現對資源永續的深度實踐。在製造端,小米智慧工廠更建立了「零廢棄物填埋」管理系統,透過整合回收與高效處置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垃圾填埋。2024 年,工廠廢棄物轉移率(WDR)高達 99.35%,並榮獲德國萊因 TÜV「零廢棄物填埋管理系統」三星級最高認證,展現小米在綠色製造領域的領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