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三十日召開黨團協商,就《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進行討論,雖朝野立委普遍支持將現行行政命令提升為法律位階,以制度化紀念日與節日安排,惟對放假與否、施行時程等關鍵條文分歧嚴重,最終決議全數保留,將送由立法院長韓國瑜召集協商。
該草案於三月三十一日完成初審,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民眾黨團及無黨籍高金素梅等人提案,主張以立法明定節日應放假,並辦理慶祝活動,紀念日則僅辦理儀式不必放假,以強化國家歷史記憶與文化多元性。草案引發各界高度關注,朝野黨團也各自提出主張版本,至今已累計二十六案。
國民黨與民眾黨團主張,五月一日勞動節與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教師節)應恢復為法定假日,並提議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光復節放假一日,春節假期則延長為小年夜至初三,共五日。高金素梅則建議,新增六月二十六日原住民族抗日紀念日、八月一日原住民族日,另擇三日作為原住民族歲時祭儀放假,並刪除十月三十一日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紀念日。
民眾黨立委麥玉珍表示,面對日增的新住民與移民人口,應於十二月十八日設置國際移民日並放假,展現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政策態度。另一方面,民進黨團則主張,職業類節日應一併考慮醫師、護理師以外的醫事人員如藥師、驗光師、語言治療師等,避免遺漏,建議條文繼續保留廣納意見。
另有爭議的為施行時程問題,有立委希望法案三讀後立即實施,以保障勞工權益;但也有聲音指出,應配合人事行政總處行事曆,自次年元旦起實施,以免造成行政與地方機關運作混亂。內政部常務次長吳堂安也表示,依過去慣例,應從公告次年一月一日施行,呼籲審慎考量實務執行層面。
牛煦庭指出,此案歷經公聽會、詢答與逐條審議,各黨均已充分表達立場。他坦言,原本希望能趕在勞動節前送出「大禮」給勞工,但由於民進黨團對關鍵條文全數保留,導致無法完成協商,感到遺憾。他表示,草案即將結束冷凍期,若能整合在野黨版本,憑藉人數優勢,法案有望於本會期完成三讀,「快的話也許五月上旬會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