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客家會館為推廣客家飲食文化與藝術創作的結合,將舉辦五場免費《客家食事》主題工作坊,首場將於五月十一日登場,工作坊地點在新竹市客家會館,將由藝術家親自帶領,包含醃漬技藝、市場觀察、日曬工藝、輕黏土手作與粄食製作等多元內容,邀請市民體驗客家飲食文化與藝術創作的結合,歡迎民眾踴躍報名體驗。

民政處指出,首場工作坊將於五月十一日,由羅聿綺帶來《生活的酸甜苦辣-記憶的回味式》,以五感描繪方式,引導學員創作個人的「記憶食譜」。後續場次包括:五月二十五日《指尖的風景-關東步行糰》麵糰創作粄食、六月八日《太陽監製-日曬的味道》,可以感受不同層次的日曬風味、六月十一日《黏黏時光-我的客家小食堂》,用輕黏土創作客家粄食,以及最後七月二十三日壓軸的《食朝食水粄》,將粄食製作與繪本導讀結合,深入探索客家語言與飲食文化。
民政處補充,工作坊的活動為免費參與,名額有限,報完為止。民眾如需更多活動時間、內容、報名等資訊,請上「新竹市客家會館」Facebook粉絲專頁查(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hakkacenter?locale=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