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二日發布四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回跌五點三個百分點到四十八點九%,中斷連續二個月擴張轉為緊縮。中經院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確實讓廠商有點嚇到,廠商未來展望也創下二0二0年二月疫情以來最大跌幅,態度相對保守。
中經院長連賢明表示,四月PMI下降到四十八點九%轉為緊縮,主因為分項指標中新增訂單跟生產指數大跌並轉為緊縮所致。不過,確實也觀察到美國關稅政策對廠商未來前景造成影響,業者未來展望驟降二十三點一個百分點到三十六%,創下二0二0年二月疫情以來最大跌幅。
連賢明指出,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措施之前,二0二五年前三個月已經看到廠商有拉貨現象,四月PMI數據是跟三月相比,不能說悲觀,而是廠商比較保守,後續九十天緩衝期過後要怎麼做、如何跟國外廠商溝通關稅分攤方式,都還有一些變因。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則表示,人力僱用是相對落後的指標,但已經看到製造業對人力僱用已轉為相對持平。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補充說明,詢問業者意見,主要是先調整派遣人力等,還不太會反映在失業率,但必須密切觀察五月的狀況。
中經院也公布四月未經季調的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經連續二個月擴張,不過指數回跌二點八個百分點到五十一%。商業活動跟新增訂單指數同步轉為緊縮,未來六個月展望指數也驟跌十九點七個百分點到二十九點一%,為二0二0年五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