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響應行政院「打詐綱領2.0」,期交所自114年4月至9月舉辦「期心期力 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活動」,截至4月30日止,14家專營期貨經紀商全數提交期貨商反詐治理計畫,同時,評鑑舉辦首月期貨商共繳出蒐報檢舉近40件期貨詐騙案件的成績單,充分展現公私協力、落實期貨市場反詐治理的決心。
期交所發現業者所提交的反詐治理計畫有3個特點,包括:1.打詐督導主管由總經理,或副總經理擔任;2.打詐單位由公平待客委員會,或另設立跨足多部門的任務編組擔任,透過部門分工合作協力打詐,並訂有制度化、常態化的打詐政策;3.業者為激勵公司員工積極投入打詐,採取給予獎金、連結績效等激勵措施、舉辦防詐宣導活動,訪談客戶及蒐集期貨詐騙案件等,全體動員支持識詐防詐活動。
根據期交所統計,評鑑活動實施首月,期貨商蒐報期貨詐騙案件相當積極,共有統一期貨、元大期貨、台新期貨、富邦期貨、元富期貨、群益期貨、永豐期貨、華南期貨、凱基期貨等9家期貨商經網路蒐報查獲期貨詐騙案件,並向社群平台或165詐騙專區或專線檢舉近40件期貨詐騙案件,平均每個營業日期貨商檢舉1至2件期貨詐騙案件。整體期貨商檢舉的期貨詐騙案件成果,期交所業於官網之「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分享,交易人點擊該專區即可獲取了解期貨詐騙資訊。
經分析目前期貨商申報有關利用期貨詐騙手法主要類型,為:1.從事非法期貨顧問,透過臉書,以免保證金、保證獲利,甚至以十倍獲利為誘因,也有引誘客戶加入LINE群組,或加入一對一LINE聊天;2.偽冒期貨商公司網站邀約民眾加入投資;3.偽冒期貨商從業人員邀約交易人加入投資;4.假冒學校或政府教育機構網站推介期貨投資;5.前述手法再搭配假借財經名人現身說法招攬加入投資。
期交所呼籲交易人,從事期貨交易一定要透過經主管機關核可的合法期貨業者進行,自身權益才可獲得保障,合法業者名單可至期交所公司網站「交易制度」功能項下查詢期貨商及期貨交易輔助人名冊,或期貨公會網站「相關連結」項下會員名冊查詢合法期貨業者之基本資料,再以電話向期貨業者查證,若不慎已於地下期貨開戶並匯出款項,請立即致電165反詐騙專線及110報案。另外,民眾如對相關招攬行為心存疑慮,應先停看聽,並至期交所「期貨商反詐治理評鑑專區」中查詢「期貨商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期貨商分享近期的期貨詐騙手法,避免踏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