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補老爸 豬腳料理最夯

立夏與農曆閏月,民俗有幫父親補運、添壽的傳統,豬腳料理受歡迎。(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五日是立夏節氣,台灣民俗有「入夏補老父」的俗諺,也就是要為年高的父親進補;加上今年農曆閏六月,坊間有幫父親補運、添壽的傳統。近來相關的豬腳佳餚開始熱賣,連餐廳、總鋪師推出的真空料理包也頗受歡迎;民俗專家則指出,農曆閏月必然是雙春年(一年有兩次立春),農曆一年的長度可達三百八十四日,父執輩的歲數卻沒因此增加,盡孝應及早、及時。

傳統習俗認為,農曆一年約有三百五十四天,每十九年有七個閏月,有閏月的那一年,農曆一年約有三百八十四日;該年的第一次立春在一月份,第二次立春會出現在十二月。農曆閏月讓時間變相延長,父執輩的歲數卻沒因此增加,形同「折壽」,才有豬腳補運之說。

有「金牌總鋪師」之稱的寶味珍創意料理團隊主廚盧正治說,今年是農曆閏六月,開春之後,豬腳的訂單就爆量湧至,多為子女要孝順父親,為年高的父親補運,便提前預約,已陸續出貨,逢立夏之日,訂單又更多。

盧正治指出,俗諺「呷麵線添福壽、呷豬腳增勇健」,為方便無法直接取用的客戶,也推出了豬腳真空料理包,隨熱即吃,頗受歡迎,目前是餐廳的高人氣菜色。

民俗專家提到,閏月幫父親補運、添壽習俗由來已久,加上雙春年,容易犯桃花,農曆立夏代表白天逐漸變長,陽氣漸旺,從立夏到農曆六月份,都是子女送豬腳給父親,以及出嫁的女兒帶豬腳麵線回娘家的適當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