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體驗計畫 從生活經驗學藝術 累積逾百案課程

「藝起來尋美」工作坊中,邀請諮詢委員進行經驗分享與交流。(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藝術大學六日舉辦美感體驗課程交流工作坊,有二十九所學校、二十九間藝文場館代表參與,分享過去五年的計畫成果。近年更重視與周遭的藝文場館合作,讓學生實際體驗,從生活中探索美感。「美感體驗課程教育計畫」至今累積超過一百案課程。

教育部一0七學年度起推動「藝起來尋美-教育部推動國民中小學辦理美感體驗課程教育計畫」,以美感體驗課程引導學生在藝文場館中透過多重感官的體驗,累積個人的、深刻的美感學習經驗為目標,至今已累積發展逾百案美感體驗課程,並不斷優化種子學校、藝文場館與師培大學三方共創的課程合作模式。

計畫主持人、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吳岱融,觀察過去五年的美感體驗課程,總結出四個重點,包括真實性、關聯性、科技性、社交性,第一個字母合起來正好是藝術。

吳岱融強調,為回應新一代學習者的學習需求與特性,教師應透過真實物件的展示、展覽互動、以及社交參與等學習機制,協助學生在博物館等藝文場域中,逐步建構並深化具意義的美感經驗。近年完成的課程教案,已陸續上傳到美感教育資源整合平台,有興趣的民眾可上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