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
一個夢想的形成與幻滅
回顧我的人生夢想,一個來得太早,一個來得太晚。
我記不清楚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夢想能成為野台歌仔戲班小生,只知道小時候在鄉下廟埕上每看一次歌仔戲,內心的渴望就增強幾分,以致常在戲棚下流連忘返,所有的大人都知道我對歌仔戲著迷,銀秀阿姑更直言「以後這個查某囡仔一定會隨戲班走」,但是大家都不把我的夢想當一回事,國中畢業也曾鬧一次革命,想要去戲班學戲遭全家族長輩反對,消極抗議休學一年,每天在菜市場幫母親做生意,閒暇時間不是看戲就是看小說。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書中有一句名言:「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的力量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我休學一年重新參加聯考,選讀高雄高工補校完成高職學業,命運之神也在那三年裡為我的人生埋下伏筆,不愛讀教科書只愛讀小說的我,加入編校刊的青年社並且熱衷文學創作,還投稿南部幾家報社的副刊,成為受到主編矚目的明日之星,卻從未放棄過成為歌仔戲小生的夢想,當我踏出校門準備出社會找工作時,命運之神拋給我一個風向球,報紙求職欄上正好出現歌仔戲班的徵人廣告,當下決定不顧一切離家出走追求夢想,卻在短短半年便戲子夢碎,傳統戲班因為社會風氣的改變而做變相演出,再也不是我記憶中的樣子,我失望離開戲班,一事無成自然也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租個房間住,找份工作養活自己,閒暇時間寫小說排遣孤寂,繼續在外漂泊,當時我還不知道戲班的那段經歷,是我找到人生中最大的寶藏。
六年後我以戲班生活為題材寫下十萬字長篇小說《失聲畫眉》,參加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徵文,那是當時所有報社獎金最高的文學獎,舉辦六年已從缺三屆,在第四屆被我這個文壇菜鳥獲得,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從作家、農婦、再到廚娘的斜槓人生
二十六歲獲得百萬文學獎,成為眾所矚目的文壇明星,未來前途看似無可限量,生性叛逆的我還是選了一條最難走的路,為了愛飛蛾撲火,嫁給大我十五歲又事業失敗的男人,再次讓父母傷心失望。就像小時候愛上歌仔戲一樣,不論大家如何反對,我就是執意要去愛,並且努力經營這個一無所有的家,像戲曲裡的王寶釧一樣,苦守寒窯十八載,終於等到薛平貴功成名就,向大家證明自己並沒有看錯人,只是也讓自己吃盡苦頭。因為先生也是一個為了理想不顧一切的人,曾經為了務農放棄土木工程高薪,一頭栽進種植養肝石蓮花創業的美夢中,而我則懷著嚮往陶淵明式田園生活的浪漫情懷,全力支持他,過起農婦生活後才知道現實並不美好,以為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晴耕雨讀」都只是文人的天真想法,石蓮花價格雖好,並不是大眾化農產品,從推廣、栽種、採收挑選、打汁到銷售,一條龍式經營,而我們只有兩個人,校長兼打鐘,別人上班8小時,我一天要工作16小時,還入不敷出,不時要向朋友借錢周轉,弄得自己負債累累,常常連孩子的學費都繳不起,直到命運出現轉折,先生以一本獨創的經穴療法成名,慢慢還清負債,走出困境養大孩子,一個女人最美的青春也消磨殆盡。
26歲得百萬文學獎之後為愛犧牲十八年,荒廢文學創作,每遇文壇長輩關心,我都心虛回應:「四十歲之後才是寫小說的最好年紀。」說著說著,四十歲到了,孩子也大了,重拾稿紙卻懷疑自己是否還有寫小說的能力?挑選一個放在心中蘊釀已久的題材,完成一部十萬字長篇小說《竹雞與阿秋》參加高雄打狗文學獎,獲長篇小說首獎肯定,再一鼓作氣完成《失聲畫眉》的續集,二十萬字長篇小說《扮裝畫眉》,至此才感覺沒有愧對當初把百萬小說獎給我的評審老師們。
從窮困落魄到名利雙收,人生的酸甜苦澀全嚐遍,滋味點滴在心頭,我從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女孩,逐漸蛻變為成熟內斂的半百老婦,以為人生就此安度餘年,怎知命運之神又再度出手攪亂棋局,因為兒子結婚生子,幫媳婦做月子時,開始書寫與料理有關的文章貼在臉書分享,意外獲得極大迴響,後來欲罷不能,把人生故事也寫進料理中,用一道菜講述生命中的一段人、事、物,《乘著記憶的翅膀尋找幸福的滋味》於焉產生,獲高雄市文化局補助出版,辦了北中南3場別開生面的新書發表會,邀請各地好友、粉絲端出一道菜來情義相挺,並講述屬於他們家族食物的情感與記憶,2000本順利賣完,再與聯經出版社簽約推出增訂版《舌尖上的人生廚房》,料理的滋味即人生的滋味,隨這兩本飲食文學書的出版,我成立「文學廚房」粉專,自封是料理人生百味的文學廚娘,向來愛做菜愛分享的我,開始應粉絲要求做料理宅配,整天在廚房裡忙做菜,二十歲用到現在的筆名「凌煙」變得滿身「油煙」,我調侃自己是文學界油煙味最重的作家,同時人生的第二個夢想開始形成。
文學廚房從文青店到飯桌仔的美麗與哀愁
文學廚房烹煮的是人生百味
用世情冷暖
調理人間悲歡
以文字擺盤呈現給你
請你細細品嚐其中的酸甜苦澀
咀嚼出那一絲絲幸福的滋味
這是我成立粉專「文學廚房」時所擬的一段文字,當初只想在日常煮飯做菜之餘,寫寫料理的故事,豈知後來開始接單做料理宅配分享,因為沉迷在朋友粉絲們的讚美中,逐漸有些浪漫的想法在心中形成,如果能開一家文青店「以菜會友」,又能推廣文學,人生豈不快哉?當我開始築夢時,許多朋友都以餐飲業很辛苦勸退我,要我做宅配就好,千萬別自討苦吃,開餐廳只有兩種結果,就是「生意好,人倒,生意不好,店倒」,偏偏廚娘天生反骨,大家越勸退,我越想去試試,在文化局工作的朋友建議我可以選擇「以住代顧」的眷村開設文學廚房,我還特地去拜會主管瞭解狀況,負責的主管也表示歡迎,左營建業新村已推出四期專案,那裡的房舍寬敞,周邊又有高大的樹木與遼闊的草坪,看著令人心生歡喜,我簡直像著了魔一樣,完全不顧疫情發展如何,剃頭擔子一頭熱,竟開始採買許多較新的二手餐飲設備,包括古典的桌椅擺飾,好不容易等到文化局消息公佈,推出的是鳳山黃埔新村而不是左營建業,我的心情就像由高空墜落凡塵,兩個地方的周邊環境有天壤之別,廚娘執拗不願去屈就鳳山黃埔,其中當然也有一些條件問題,開文青店的夢想就此破滅,但設備已買,退而求其次,轉向盤讓餐飲店的方向走,考量自己做的都是懷舊古早味料理,例如菜尾、花生豬腳麵線等,單以餐點內容而言,最適合的經營方式是傳統飯桌仔,菜尾是「一碗人情味佮幸福的滋味」,文學廚房開飯桌仔,正好傳達這種理念與精神。
有了想法,再衡量一下手上能動用的幾十萬資金,我開始在社團找尋要盤讓的小吃店,盡量選擇盤金在二十萬之下的,只要稍加整修及添購一些營業設備就能營業,看我一付興致勃勃的模樣,身邊好友不斷替我擔心,怕我一把年紀才要從事餐飲業,身體會經不起操勞,怕我沒經驗會虧錢,怕疫情不穩定,隨時有變化會影響生意,其實我心中也有些許猶豫,但我更怕像小時候想去唱戲卻求之不得那樣,心裡會充滿遺憾,即使飛蛾撲火,總能了卻心願。
把文學廚房打造成童年的灶跤圓夢
小時候在鄉下由阿嬤照顧長大,故鄉老宅的傳統灶間,那口大灶在寒冷冬天散發家的溫暖,讓孩童的我深刻感受到家的定義,就是有炊煙、有食物氣味的地方。當我幾番尋覓,選定在武廟市場旁的店家落腳,我想最大原因是我曾經跟著母親在菜市場做生意,對市井環境有深刻情感吧!房東夫妻在這裡賣鍋燒麵和炒飯十幾年,年紀大了想退休,連同店裡的設備一起盤讓出租給我,就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家小吃店,販售食物的攤頭擺設在騎樓下的店門口,連同一個供應飲用水的水塔,店內只有幾台冷凍設備與簡陋的折合式桌椅,沒有玻璃門自然沒安裝冷氣,街道還算熱鬧,所以店租要三萬多,1+2樓,樓上剛好給合作伙伴住。
嚷嚷著要開文學廚房,讓許多粉絲朋友們有期待,當我PO出文學廚房準備落腳的地方只是一家簡陋的小吃店,跟大家期待的模樣一定有很大落差,臉書版面上的回應熱鬧滾滾,有的祝福,有的提醒,有的看照片給建議,認為那個水塔很礙眼要拿掉,如此一來就沒過濾水可用了,廚娘拿出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店內有些雜亂的陳設,就以一面形象牆遮掩,門口的攤頭擺設就裝飾成一個古早紅磚灶跤的模樣,大家嫌水塔難看,就利用大圖輸出粉專那張有廚娘美美的封面照,把水塔變成招牌,店內桌椅換上四組木頭製,原本想做書架擺上提供免費借閱的文學書,因空間不足只好作罷。
廚娘像扮家家酒一樣,從房東交屋到開店,只用半個月的時間裝飾門面就開始試營運,朋友們想送花慶賀,我直接請大家訂購愛心便當,既做公益幫助弱勢又直接消費支持文學廚房,一舉兩得,消息一公開得到不少響應,半個月內募集一千多份,出現粥多僧少的狀況,我親自去拜訪學校和里長效果也不彰,只好請記者朋友們幫忙發消息,希望能傳達給貧困中的家庭知曉,每一個便當都是一份愛與關懷。
文學廚房VS.公益廚房
就像玩迴力遊戲一樣,你給什麼出去,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在《乘著記憶的翅膀尋找幸福的滋味》與《舌尖上的人生廚房》這兩本飲食文學書中,我藉食物述說自己的人生故事,曾經年少輕狂,也曾經生活困頓,讓我在決定開設文學廚房時,發願每天開門都要提供10個愛心便當,給經濟困難的人家可以無條件享用,這個善念引起一連串善的循環,最終受益的還是正面臨疫情考驗的文學廚房,世事難料,決定開店時疫情已經穩定一段時間,怎知開店不到半個月,疫情全面失控,全台各地疫情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開來,學校停課,補習班關門,人人自危,生意直線滑落,來取愛心便當的人逐日增加,文學廚房變成公益廚房,靠大家的愛心努力撐持著,希望不要太快陣亡。
從築夢到圓夢,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犯了許多錯誤,也太高估自己的能耐,從事餐飲業真的很勞累,對一個將近六十歲的人而言,體力有些難以負荷,想以菜會友,以文學和大家交流是奢望,老闆不好當,員工不好請,店租與人事開銷是最沉重的負擔,未做之前興致勃勃,做了之後才叫苦連連,,唯一值得安慰的事,就只剩還能發揮影響力,引領大家一起做公益,讓文學廚房像阿嬤的灶跤一樣,提供給社會弱勢族群一些溫暖與幫助。
廚娘像一匹負重前行的駱駝,不知自己能走多遠,禁不禁得起各種難以預料的考驗,但對追求理想這件事永不後悔,即使失敗了,至少不留遺憾。
凌煙簡介
凌煙,本名莊淑楨,自由作家兼文學廚娘,從事小說與飲食文學創作。小說作品《 性別文學三部曲》、《牛車走過的歲月》三部曲(電視劇《牛車來去》原型小說),飲食文學作品《乘著記憶的翅膀尋找幸福的滋味》、《舌尖上的人生廚房》、《文學廚房的人生百味》。1990年26歲以《失聲畫眉》十萬字長篇小說獲得自立報系百萬小說獎,2007年以《竹雞與阿秋》獲得高雄打狗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2009年獲高雄縣鳳邑文學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