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保險攜手警方公私協力 建構打詐防線

 

兆豐保險邀請中正第一分局蒞臨本公司進行防詐宣導,透過實務案例解析,拆解新型態之詐騙手法,進而提高員工識詐、阻詐之能力,落實「用心兆顧 待客至上」的公平待客精神。(兆豐保險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有鑑於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為提升員工防詐意識,兆豐保險今(7)日邀請中正第一分局偵查員吳雅琳蒞臨本公司進行防詐宣導,透過實務案例解析,拆解新型態之詐騙手法,進而提高員工識詐、阻詐之能力,落實「用心兆顧 待客至上」的公平待客精神。

兆豐保險響應母公司兆豐金融集團防詐政策,建構友善金融服務環境,今年以來分別前往南投偏鄉、新北市八里安老院、實踐大學進行防詐宣導,透過案例解說期盼讓防詐觀念能融入日常生活,減少因詐騙而起的財務損失。而為提升本公司員工的防詐能力,進一步與警方合作,透過實務案例分析提升員工的識詐、阻詐能力。

吳雅琳表示,常見的詐欺手段主要包括:假投資、佯裝買家欺騙賣家、發送假中獎通知誘騙民眾上當,甚至利用AI深偽技術變聲變臉,透過真偽難辨的方式讓民眾稍一不慎就掉進詐騙陷阱。

以假投資詐騙來說,詐騙集團最常透過Lin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數位平台發布投資訊息,再佯裝客服人員提供高報酬的假資料搏取信任,等投資人欲獲利了結時再以追繳保證金誘騙民眾匯款,最後失聯捲款潛逃,讓被害人最後落得血本無歸。

吳雅琳再以近期假投資虛擬貨幣吸金詐騙為例,詐騙集團通常會建立與知名交易所相似的網站,強調投資穩賺不賠、高獲利可期誘使用戶加入投資行列,以養套殺模式騙取投資金額,等到投資人想獲利了結時才驚覺受騙上當。

吳雅琳分析,詐騙集團能夠取信於人並成功詐取財物,主要是掌握人性的「信任」、「恐懼」、「開心導致警覺性鬆懈」、「過度自信」等心理特質;例如先以交友名義接近被害人培養感情,取得信任後便開始以家人就醫急需用錢,利用被害人惻隱之心拐騙匯款,或是以中獎為由,讓對方因高興而鬆懈心防進而掉入詐騙陷阱,呼籲民眾勿輕信陌生訊息,掌握1聽2掛3查證,避免掉入詐騙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