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迎接捷運綠線與鐵路地下化完工後帶來的大量通勤人潮,桃園市政府積極改善桃園火車站後站周邊交通環境,全面強化人行空間安全與步行體驗。桃園市長張善政今七日前往視察施工進度,市府將持續推動交通節點人本環境建設,為市民打造安全、友善、無障礙的行走空間。
桃園火車站為桃園市重要交通樞紐,未來捷運及鐵路地下化通車後,人車流量將大幅增加。然而目前後站周邊尚無人行空間規劃,民眾通行須與車輛爭道,安全風險高,尤以大林路與延平路口更為交通部公布的桃園市九十二處易肇事路口之一,改善刻不容緩。
工程完工後,預計新增九百七十四公尺實體人行道與一千二百0一公尺標線型人行道,串聯火車站與桃園客運總站間的主要步行動線,提升市民通勤與換乘便利性與安全性。市府亦同步於適當位置設置停車彎,並重新劃設汽、機車停車格,兼顧行人通行權益與商圈及住戶使用需求。
此外,改善工程亦針對老舊路面進行刨鋪與標線更新,不僅提升車輛行駛舒適度,也強化道路視覺識別性,實現人車分流,有效降低交通衝突風險。停車格調整也將使停車動線更為明確,進一步優化整體交通秩序。
面對未來交通型態轉變,市府提前部署,透過系統性規劃,逐步補強人行動線缺口,落實「人本交通」政策,也呼應中央推動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畫」。工程施工期間以分段圍設、減少衝擊為原則,並持續與當地居民與商圈密切溝通協調,確保工程順利推進,同時兼顧民眾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