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淑娟∕麻豆報導
從事柴燒手捏壺的殷金磬,不捨柴燒失敗的殘壺,特別將八個殘壺帶給剪黏友人陳三火,令人驚喜的是竟變化出兩隻美麗的金蟾被送回來。對此如此神乎其技,殷金磬感謝友人巧思再以二壺相贈,以壺換蟾傳為佳話。
早年就曾師承陳三火的長兄李世逸學陶藝,警界退休後的殷金磬醉心於柴燒手捏壺的創作,並於永康社教中心教學,其柴燒出的陶壺次次都有驚豔作品呈現,不過也常常獲得難得佳作,就因沾黏只能捨棄,成為殘壺,對此,殷金磬都相當不捨。
日前,殷金磬完成另一波創作時,累計有八個漂亮的柴燒壺受損,因捨不得棄之,靈機一動,就把八個壺帶到友人陳三火的住處,希望為這些壺找到華麗的轉身。
果然,在陳三火的巧手妙思下,竟變身成兩隻相當漂亮的金蟾被送了回來,此舉讓殷金磬大大讚許其不愧是屋頂上的藝術家,不只為殘壺找到了再利用的美好,更為其失敗作品找到歸處。
其實陳三火在剪黏工藝上有獨創的「敲擊隨緣技法」,早期最知名的是用花瓶碎片竟塑造一尊達摩祖師,且至今一直致力於剪黏創作與教育推廣。
陳三火早已是「臺灣工藝之家」,也獲頒「台南市文化資產保存者」、「藝術貢獻終身成就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更是國家重要傳統工藝首位剪黏「人間國寶」,且也獲得「國家工藝成就獎」,更有「屋頂上的藝術家」名號,而兩隻隨手黏來的金蟾,更說明其寶刀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