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桃園市復興區為原住民地區,居民以務農為主,山地海拔落差大,孕育出四季豐饒的農作物。隨著春夏交替,農糧署北區分署輔導復興區農會,結合在地桂竹筍、小米、咖啡、茶及高山蔬菜等農特產,推出「部落餐桌」等系列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適逢桃園市政府舉辦「2025台七線繡球金針花農遊趣」(5月10日至5月22日)及五月桃、拉拉山水蜜桃產期,復興區農會今年更推出全新健康飲品「水蜜桃甘糀」,誠摯邀請民眾走訪復興,欣賞花海山景,品嘗在地風味美食,展開一場深度農遊之旅。
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復興區擁有豐富農特產品與壯麗山林景緻致,依循季節更替,迎來農產收成,從1~3月的柑橘、4~5月桂竹筍、5~6月綠竹筍、五月桃、6~7月水蜜桃、9月彌猴桃(奇異果)及10~11月甜柿,全年亦有段木香菇、高山茶、咖啡、蔬菜及園藝花卉等豐富物產。
為推廣在地農業與原鄉文化,農糧署北區分署輔導復興區農會於5至6月舉辦食農教育系列活動,規劃親子同樂、寵物放風、微醺食光、風土記憶等主題,安排竹林生態導覽、部落文化巡禮,以及桂竹筍漬物、小米釀手作、咖啡職人體驗、原鄉野菜料理等豐富知性行程。活動及報名資訊,請參閱復興區農會臉書粉絲專頁(https://pse.is/5wh3g4)。

拉拉山水蜜桃馳名全台,每年5月率先登場是中低海拔的平地水蜜桃(又稱五月桃、媽媽桃),以濃郁香氣及小巧果形著稱;隨後7月進入高海拔水蜜桃產季,果肉細緻、甜美多汁,深受大眾喜愛。然而,由於水蜜桃皮薄肉嫩,易碰傷或裂果,為提升產值與減少損耗,農糧署北區分署及桃園市政府輔導復興區農會開發水蜜桃加工品,陸續推出水蜜桃霜淇淋、水蜜桃蜂蜜氣泡酒及水蜜桃米乖乖等人氣產品。今年更創新研製「水蜜桃甘糀」,以在地「桃園3號米」經米麴自然發酵製成,不加糖即有天然甘甜,富含酵素、氨基酸、維生素B群及膳食纖維,在日本有「喝的保養品」美譽,並融合33%水蜜桃原汁,打造兼具營養與在地風味的健康飲品。
農糧署輔導農會成立「農村社區小舖」提供農民直銷平台,致力推動地產地消、減少碳足跡。目前,五月桃及水蜜桃系列產品已於復興區農會「農村社區小舖」(彩虹原夢館)銷售及臉書平台開放訂購,歡迎民眾多多採購支持在地新鮮、安全的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