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電公司辦理谷關地熱探勘計畫,規劃於和平區台電公司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舊保警宿舍用地(和平區新山段十八地號)進行地熱鑽井。市府經發局長張峯源十二日表示,任何開發案都須以民意為基礎,兼顧生態友善。
張峯源說明,經濟部地礦中心現階段評估的地質模型,以熱水上湧的斷層裂隙帶為主要探勘目標,將鑽鑿三口地熱探勘井(谷關一、二、三號井),深度以兩千公尺為限,期能探獲足夠熱水汽,以利後續評估地熱發電廠開發的可行性。

市議員古秀英指出,若該地區有機會開發地熱,要求經濟部及台電公司妥善與在地居民溝通,獲得民意支持。
地熱發電有別於太陽光電、風力有間歇性問題,地熱可達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運轉,具有穩定發電特質,被視為重要的再生能源之一。
經發局指出,經濟部地熱探勘資訊平台顯示,目前地礦中心已在全台二十六處淺層潛能區中篩選出十處具開發潛力的地點,進行先進地熱探勘工作;其中和平區谷關發電潛能約有十五MW,預估每年發電量可達四千萬度,相當於可提供一點二萬戶家庭全年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