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國家海洋研究院將於五月二十五日上午十時至十二時十分,在基隆文化中心二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海洋文化新書發表會(基隆場)」,介紹兩本與台灣海岸聚落及海洋文化相關的新書,藉此呈現漁村生活的多樣樣貌與地方知識的累積。
此次發表的新書包含《漁海共生:東北角至北海岸的漁村地名與日常》與《海岸聚落發展與研究:邊界之間.跨域交響》。這兩本書於去年底出版,內容結合田野調查與學術研究,試圖從歷史、文化、生活等層面描繪出台灣沿海聚落的面貌。

其中,《漁海共生》聚焦於從石門老梅至南方澳一帶的漁村,從地名、礁石與傳統漁法出發,描繪當地漁民的日常生活與海洋互動。書中以平實文字記錄各地漁村的共同點與差異性,呈現東北角與北海岸特有的漁業文化。
另一部作品《海岸聚落發展與研究》則關注聚落治理、地方行動及文化保存等議題,試圖以多元視角探討海岸社區的發展過程與面臨的挑戰。研究團隊指出,此書有助於深化對海岸聚落永續發展的思考,並希望促進跨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基隆為台灣北部重要漁港城市,因此作為新書巡迴發表會的首站,具有象徵意義。活動限額五十人,採事前報名制。相關活動詳情及報名方式可至活動網站(https://lihi.cc/TzE1V)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