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將邀請來自九個國家共十一位國際慢食夥伴共同齊聚花蓮,與在地慢食產業團隊、青年代表、原住民族人進行深度交流。活動以「二0二五亞太原住民慢食網絡實體交流課程」分享,在花蓮縣原住民族野菜學校辦理培訓及交流成果,花蓮縣政府積極打造國際級交流平台,深化原民慢食文化的國際參與與永續價值。
花蓮縣政府六日表示,此次參與的組織包括:日本琉球慢食組織、韓國慢食廚師聯盟、香港慢食組織、墨西哥科利馬慢食廚師組織、印尼、泰國、菲律賓、夏威夷,以及秘魯,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慢食夥伴共同齊聚花蓮,展現全球慢食運動的多元面貌與文化交流的深度。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慢食,不只是關於飲食的選擇,更是一種信念、一份對土地與人群的深厚情感。花蓮是一個多元文化交織、生態豐富的地方,我們一步步建立起以「文化為根、產業為翼」的慢食推展策略,並以團隊交流方式實踐跨域合作與國際連結。期待透過這樣的學習與共享,讓花蓮的慢食故事持續被世界看見。
徐榛蔚指出,縣府推動「慢食合作團隊」徵選計畫,鼓勵在地餐飲、旅遊、小農、樂舞、工藝等單位共組團隊,成為未來慢食旅遊的重要據點。此外,原住民廚師聯盟、野菜學校等計畫也持續深化部落食文化能量,讓慢食成為花蓮在地發展與永續產業的策略核心,讓花蓮成為全球慢食地圖中的重要節點。
縣府強調,今年下半年,花蓮將再次舉辦台灣原住民慢食博覽會,延續二0二三年的動能,廣邀全台原住民慢食夥伴共同參與。博覽會將結合旅遊體驗、市集展演與國際論壇,成為展現台灣原民飲食文化、跨族群合作與地方創生的重要平台。縣府也誠摯邀請國際夥伴再度來訪,共同見證韌性城市花蓮的蛻變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