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三十日出席「一一四年桃園市環保農膜應用成果觀摩會」。蘇俊賓表示,市府近年推動以環保紙膜取代傳統塑膠膜,並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團隊協助研究,繼一一三年在仙草田小規模試驗後,一一四年進一步擴大應用至香瓜、西瓜等瓜果類作物,初步成果顯示品質穩定、產量也絲毫不遜以往,但在減碳效益上遠勝傳統塑膠膜。由於西瓜盛產的季節也是沿海地區小燕鷗繁殖的季節。
蘇俊賓也把用環保紙模種植出來的西瓜取名為「小燕鷗西瓜」,強調這是這最富有生態保育概念的農作物,市府將加強推銷這些環保又優質的農產品讓更多人看見,強調這是對環境最友善的西瓜。
蘇俊賓強調,市府也正規劃推動友善耕作認證機制,期望將環保理念落實於產銷全過程,並提升環保農產品的市場辨識度。例如,認證後的農產品可冠上富有地方生態保育特色的名稱,如「小燕鷗西瓜」或「赤蛙仙草」,作為環保紙膜應用的品牌識別,提升產品價值。同時,市府也計畫將桃園這樣環保又優質的農產品推廣各餐點通路,並鼓勵大型企業採購,拓展市場版圖與競爭力。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官崇煜表示,環保紙膜雖成本略高,但無須後續回收處理,整體減廢效益顯著,碳排遠低於傳統塑膠膜。實驗顯示,每公頃使用紙農膜可減少約一千零五十五公斤碳當量,相當於二百一十一棵樹一年的碳吸收量,有助桃園市邁向農業淨零排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