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地登革熱陽性率高 衛生局籲雨後一週防治關鍵權管單位加強巡檢

防疫人員於建築工地積水處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幼蟲的採檢。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丹娜絲颱風過境帶來豪大雨,易有積淹水情形,高雄市衛生局九日指出,近四週全市列管高風險場域中空地、菜園陽性率顯著提升,且六月份於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經濟部台糖公司、農業部及國防部、台鐵公司、國家住都中心等二十三處中央權管場域、工地查獲陽性孳生源,呼籲民眾及權管單位儘速主動加強巡檢,落實「巡、倒、清、刷」,共同防堵疫情發生。

針對建築工地因空間複雜性高,風雨後常出現廣泛性積水,易成病媒蚊孳生溫床;衛生局表示,今年截至八日,市府聯合稽查建築工地共五百零二處,其中七十二處查獲孳生病媒蚊幼蟲,陽性率達十四點三%,包括六月份於台鐵高雄站新建工程範圍內查獲二處陽性點、國家住都中心亦有三處工地有陽性孳生源。

衛生局提醒,豪雨過後,接下來一週是登革熱防治關鍵期,籲請高風險場域權管單位及建築營造業者,務必落實登革熱自主管理,針對工地雜物堆放處、地面、電梯機坑、側溝等易積水區域加強巡檢,積水若無法即時抽乾亦應至少每七至十天投噴藥一次,嚴防病媒蚊孳生。稽查工地若孳生病媒蚊幼蟲,最高處新臺幣一萬五千元罰鍰。

此外,根據近期蚊子誘殺桶監測顯示,平均陽性率由第二十五週的6%上升至第二十七週的七%,社區陽性容器率亦達十四點三六%,較前一週增加十六%,且前鎮、左營、小港及仁武等登革熱高流行風險區,第二十七週誘殺桶平均陽性率皆呈上升趨勢,亦有非流行風險區的里陽性率大於三十%,颱風降雨後各區陽性率恐再升高,衛生局與各區級指揮中心將執行社區環境整頓暨社區大掃除等社區動員活動,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

衛生局也提醒民眾,病媒蚊多孳生於靜置積水中,卵可存活數月,遇水即可孵化,民眾應於雨後四十八小時內盡速落實「巡、倒、清、刷」,針對自家周邊陽台雜物、花盆底盤、屋頂地面與排水口、屋後溝、防火巷、地下室等高風險處加強積水清除與巡查,以免成為病媒蚊孳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