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歷經一佰二十天農事歷程,羅東鎮立幼兒園十日在鎮長吳秋齡帶領下,舉辦「食農教育—愛稻永遠」系列課程的割稻慶豐收活動,三佰位親師生齊聚田間,重現傳統農耕場景,從割稻、抱稻穗、脫穀到曬穀,場面熱鬧壯觀,也讓幼兒與家長親身體驗早期務農辛勞。
在機械化農業盛行的今日,傳統農事已逐漸淡出生活。羅東鎮立幼兒園連續四年推動「愛稻永遠」課程,強調從產地到餐桌、從泥巴到嘴巴的學習歷程,培養孩子對土地的情感與對糧食的珍惜。活動不僅讓孩子實際參與割稻與農事,還設計米食料理教學,引導幼兒認識本土米食文化,深化生命教育與感恩精神。
羅東食農教育系列課程表現亮眼,一一三年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幼兒園組銀質獎,一一四年更獲農業部食農教育國家貢獻獎團體組優等肯定。吳秋齡表示,教育應以兒童為核心,讓孩子在真實情境中學習與思考。收割每株稻穗,都是家長與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晶,更讓人體悟「一粥一飯得來不易」。她呼籲大家實踐「食在地、享當季、用在地」的理念,落實食農教育,共創永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