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科測驗地理 美議題占比過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一四學年分科測驗十二日舉行第二天考試,第一節考歷史,部分題目超越閱讀層次,須有相當的歷史知識基礎,再去推論因果關係,相當具挑戰性。第二節考地理,試題連結生活時事和國際脈動,例如二0二六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美國關稅新政、AI產業供應鏈廠商分工,如輝達、超微、台積電、鴻海等均入題。

入闈的高中教師透過書面資料指出,今年試題也結合重大議題,歷史試題結合文字資料、圖像、統計圖表等,取材涵蓋學術專著、研究論文、人物傳、人物演說、澳門旅遊景點大三巴牌坊的照片、民意調查等;試題兼具學術與生活情境,著重史料判讀和觀點呈現,文本閱讀為考察重點之一。

建國中學教師莊德仁表示,今年選擇題以測驗學生閱讀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為主,須根據史料做出正確的判讀;混合題則需依據題意,運用邏輯推理與歷史因果脈絡,並注意到歷史人物的不同立場,考量他們在不同立場下採取的態度與政策,今年不少題目超越閱讀層次,相當具挑戰性,整體試題難度比去年略高。

全國教師會解題團隊指出,地理科與去年相比,整體略難,考生需熟悉基本地理概念,且能在現場靈活作答,預估分數可能較去年略降。區域議題取材不平均,美國相關議題占分比例過高,缺乏東亞區域議題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