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工務局衛生下水道工程處(衛工處)與日陞空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汙水下水道雲端智慧管理系統」,日前榮獲台灣地理資訊學會頒發第二十一屆金圖獎「應用系統獎」。該系統以創新數位技術整合管線檢修、巡檢維護及數據分析,成功提升台北市污水管理的效率與精準度,展現智慧城市治理的具體成果。
台北市汙水下水道建設已超過五十年,管線總長達二千七百二十二公里,相當於環繞台灣全島三圈,人孔框蓋更高達七萬二千座。為確保龐大設施的運作效能,衛工處自民國一00年起推動「管渠檢視延壽計畫」,並於近年導入雲端智慧系統,解決傳統紙本紀錄難以保存與查詢的問題。系統以地理資訊為核心,整合巡檢、通報、修繕等模組,透過大數據分析優化維護策略,讓市民享有更穩定的污水處理服務。
衛工處表示,過去檢修人員需攜帶大量紙本資料或影帶至現場比對,如今透過系統的「跟隨式地下管線動態影像」功能,只需點選地圖上的管線位置,即可立即調閱該段管道的巡檢影片。系統還以顏色標記缺失類型,並以類似病歷表的方式記錄修繕歷程,大幅降低人為誤差。維護科長顧睿瑜強調,此功能為全國首創,使檢修效率提升逾三十%。
資訊室主任曾國倫說,系統的另一優勢在於「視覺化決策」。管理者能透過圖表掌握巡檢進度、異常熱區及風險預測,例如發現某區域人孔蓋損壞率偏高,便可優先安排更換。未來衛工處將持續擴充系統功能,結合物聯網(IoT)技術即時監測管線狀態,進一步落實智慧防災與永續治理。
此次獲獎不僅肯定台北市在公共建設數位轉型的努力,也為其他縣市提供參考範例。台灣地理資訊學會指出,該系統充分展現地理資訊技術的應用潛力,未來可望推廣至防災、交通等領域,加速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