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使原住民族狩獵自主管理政策能更扎實地與在地部落接軌,並回應族人對於狩獵相關法規的關切,林業署宜蘭分署委託長期陪伴部落的臺北醫學大學團隊,於七月十一、十二日,分別於南澳鄉武塔村及金洋村,辦理「原住民族狩獵相關法規說明會」。說明會的目的不僅旨在傳遞最新的法規資訊,更希望透過案例的分享與雙向溝通,建立公部門與地方之間良善的溝通平台。
宜蘭分署指出,自從司法院釋字第八0三號解釋以及後續「野生動物保育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公布以來,原住民族基於「非營利自用」的狩獵權益獲得了更明確的法源基礎。然而,法律文字與部落實際的運作模式之間,仍需要透過持續的溝通與說明,才能消弭資訊落差。
因此,此次說明會的核心目標,便是說明現行法規的重點與狩獵自主管理的運作方式,並針對實際執行層面的細節,與在地族人進行交流,確保政策的推動能夠真正貼近部落的需求,達到權益保障與生態保育的雙重目標。
為讓與會族人對狩獵自主管理有更深入的認識,說明會中也詳細分享了澳花村德卡倫部落與東岳村伊柚部落推動狩獵自主管理的經驗,並展示了長期透過紅外線自動相機所累積的野生動物監測成果。監測影像包含山羌、野豬、野山羊、黃喉貂、鼬獾、白鼻心、麝香貓等野生動物的活躍情形,呈現了該區域豐富的生態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