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內政部國土署委託台北市立大學辦理人本街道種子教師課程,台北市府則由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副總工程司王志良及交通局科長林育生等先行簡報介紹參訪的工程內容及經驗分享,再實地走訪新生和平路口人行環境改善、大學里交通友善區、浦城街實體區隔人行道及師大路人行環境改善等工程,通過這些施作成果傳達台北市執行人本環境改善的理念及經驗。
新工處副總工程司王志良簡介說明,新工處近年本於北市府的人本交通政策,持續推動北市人本環境的建立,諸多工程均可見到具體成效;首先參訪的新生南路與和平東路交叉路口,在整個路口辦理交通動線改造作業,天橋拆除完成後,配套的路口設計,係將行人動線向路口外側退縮,車輛於轉向後能以正向的視線觀察路口淨空後行人的通行情形。
而在道路中央分隔島頭的行人穿越線外側也設置庇護島,提供更多通行緩衝空間,降低行人受撞風險,庇護島上周邊劃設鮮明的標線,提醒駕駛人注意依現地行車動線行駛。
而連接行穿線的斜坡道,團隊也傾注相當多的心思,在混凝土面上採用噴花工法,施作出有止滑效果的面層。為有效區隔車輛於轉彎時侵入行人停等區,還在各路口截角增設行人護欄,行人的安全得以多一層保障,再加上路口交通動線改善的諸多措施,預期能讓行人往來時更便利、舒適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