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誌成∕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本政府官員告訴企業,如果中國大陸犯台,在台日企若必須將人員撤離台灣,將得「自行應對」。雖然東京當局從未證實這是官方立場,但多名外交官員和企業高層表示日本企業大約三年來一直收到類似示警。
報導指出,東京當局的警告,凸顯這個區域內的政府與企業為潛在台海衝突做準備時,面臨實務與政治上的難題。美國軍方一直與盟邦討論台海衝突情境下的作戰計畫,但爭取政治承諾的挑戰性更高。
金融時報上週披露,美國國防部要求日本與澳洲表態,若美中因台灣開戰,他們將扮演何種角色,此舉讓日澳兩國感到錯愕。
兩名日本官員告訴金融時報,根據日本和平憲法,自衛隊派赴外國必須取得地主國政府批准。其中一名官員說,鑒於日本與台灣並無正式外交關係,「從我方角度來看,台灣並不存在政府」。他們還說,中國也不太可能同意讓日本自衛隊進行撤離行動。
一名聽到這類對話的人士指出,日本外交官員告訴企業風險管理部門主管「如果在台灣投入大量資產,就得自行應對。但這類警告已對在台日企產生寒蟬效應。一名知情美國官員表示,這打擊了投資意願,美國在台灣有大量新投資,但日本卻很少。」
熟悉美日軍事同盟的人士認為,東京當局對企業釋出的訊息毫無助益,其中一人說,若發生危機,糾結於繁文縟節的日本官僚很可能跟不上實際作戰需求。
二0二一年,阿富汗民兵組織塔利班推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後,日本自衛隊曾在未獲當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參與撤離行動。一些軍事專家認為,這場行動或可視為因應台海情勢的先例。
然而,一名日企高層表示,在東京當局或華府均未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風險評估使我們把台灣列為投資目的地興趣缺缺」。
根據兩名知情人士說法,自二0二二年以來,幾家日本大企業都會例行模擬中國犯台時的撤離員工行動,日本政府官員也曾出席這些演練,但並非以官方身分參加,其中隱含的理解是這類行動將由民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