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慧:實地走訪早療 發現仍有不少缺失

市議員李雅慧表示,高雄目前對早療孩子雖已推動社區據點、到宅療育、補助制度等多元措施,但實地走訪發現仍有不少缺失。(記者吳文欽攝)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高雄市議員李雅慧關注早療孩子的各種困境與政策不足的議題,她表示,高雄目前雖已推動社區據點、到宅療育、補助制度等多元措施,但實地走訪發現仍有不少缺失,亟待改善。

李雅慧指出,有些偏鄉家庭等不到治療師,家長找不到能即時收案的療育機構,每月四千元補助遠遠不足應付自費療程,家長面對孩子診斷,常感孤單無助。

李雅慧認為,孩子的發展不會等人,早療更不能等!期待政府能進一步加強:擴大補助對象與金額,高雄市現行補助每月最高四千至六千元,實際仍難以涵蓋民間療育所需(部分療育課程每次就超過一千二百元),應擴大納入新住民、隔代教養、單親、遭遇急難者等脆弱家庭。

李雅慧建議,建立療育名額即時公開平台,讓每區據點、療育類別、收案狀況、等待時間更加透明化。整合健兒門診與教育通報資料,讓衛生、教育、社政之間不再各自為政。提供家長陪伴員與心理支持,每案配對家庭陪伴員,可由曾走過早療歷程的經驗家長、志工擔任,形成情緒與資訊支持網絡。

李雅慧也要求,培育更多的早療人力,尤其在偏鄉地區提供早療人力進修獎助或補貼,鼓勵專業人員留任高雄。地方也可以設置早療替代役專案,與國軍合作導入公部門支援機制。鼓勵大學設立早療實習專班,發展在地人力。

另外,李雅慧認為,推廣融合型托育,讓療育不再是額外的負擔,高雄市府可推動融合幼兒園獎勵方案,補助聘任特教助理員、輔具教材、專業督導。推廣療育型公托,將公托結合早療功能,讓部分療育課程可在托育時段內完成。鼓勵更多非營利幼兒園承接融合服務,並培養特教+幼教雙證師資。

李雅慧強調,給家長一雙可以依靠的手,給孩子一個奔跑的起點,我們還能做得更多、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