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為協助有就業意願的特定對象及弱勢者就業,勞動部推動「協助特定對象及弱勢者求職面試整備服務計畫」,須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就服員諮詢,並評估特定對象及弱勢者經濟能力後,提供服裝、鞋襪、剪(理)髮、簡易美容清潔用品等,每人每年度以一次為限,最高可達兩千五百元。另外也能依求職者需求,提供求職期間所需餐食和車資,每人每次最高三百元、每月一千兩百元、每年度最高三千六百元,加強求職者面試前的準備。
小雯原在非營利組織擔任行政人員長達十年,COVID-19疫情爆發時,因口罩遮蔽唇語使她無法順利理解對話內容,導致人際溝通困難,逐漸失去安全感與自信,最終選擇離職。基隆就業中心秉持「適性就業、量身規劃」的理念,在了解小雯的背景與障礙後,就業服務員啟動「臨時工作津貼」方案,推介小雯至海大附中擔任行政助理,在津貼補助方面,計畫規定依照現行最低工資每小時一百九十元計算,每月最高可補助一百五十個工作小時,提供她穩定的工作機會與收入來源。
在海大附中工作期間,小雯展現高度積極性,不斷精進電腦文書處理能力,逐步建立職場自信。臨時工作津貼期滿後,就業服務員持續支持就業陪伴她進行職涯規劃,協助修改履歷與自傳,並主動尋找免費的文字語音轉換APP,鼓勵她善用科技工具克服溝通障礙。這項創新輔導方式不僅提升小雯的職能,也讓她在面對未來職場挑戰時更具備應對能力。
就業服務員為進一步提升小雯的面試形象,陪同她選購合適的服裝與鞋襪,並協助整理儀容,以最佳狀態迎接面試。最終透過基隆市未足額進用身障者的名單,成功媒合小雯至基隆某國小圖書館擔任館員,已也穩定就業達一年半,工作表現深獲校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