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與中研院簽署淨零減碳MOU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簽署淨零減碳科學研究應用合作備忘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楊耀華∕基隆報導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簽署淨零減碳科學研究應用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聚焦於海洋、能源、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等關鍵領域,攜手推動涵蓋藍碳、海洋能、工程建設與政策制度等面向的跨域研究,結合科研量能與場域應用,為邁向二0五0淨零排放與強化我國海洋治理奠定堅實根基。

此次合作由海大海洋中心、海洋工程科技中心、海洋生物研究所及地球科學研究所,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地球科學研究所、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及關鍵議題研究中心共同參與,結合中研院於地球系統、能源科技、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實力,與海大在海洋科學與工程應用的深厚經驗,推動涵蓋環境變遷、水文循環與永續資源管理等多項跨領域合作計畫,深化策略夥伴關係,促使創新技術由實驗室走向實地應用。

雙方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下,透過互補優勢,共同催生更多具落地潛力的科研成果,例如,中研院目前海洋碳匯的藍碳計畫的藻類育種與近海養殖試驗,即是過去與海大合作的成果,探索以海洋碳匯支撐我國淨零路徑的技術可行性;而在海洋再生能源方面,雙方也積極分別投入洋流能與波浪能,共同推展台灣能源轉型的可能方向。

中研院長廖俊智指出,中研院在海洋能源開發及藍碳研究等方面已有諸多合作,如藻類育種與近海養殖試驗,雙方在海洋能源方面也各有所長,期盼透過這次MOU的簽署結合雙方專長,為我國未來能源轉型提供更多元的解方。

海大校長許泰文則表示,此次MOU簽署對海大未來在氣候變遷、淨碳、海洋能源、海洋人才培育等相關研究的重要性,並指出台灣目前面臨「人才人力的短缺」,特別是在「長遠的方面」,例如離岸風電產業亟需人才培育,中研院的協助在培養所需人才方面至關重要。最後呼應廖院長,強調要在海洋領域的高端研究積極推動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