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西國小試辦停車格+標線人行道

基隆首例「路邊停車格+標線型人行道」,讓暖西國小學童擁有安全上下學的通道。(記者王慕慈攝)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市自兩年前推動「行人友善」政策,特別針對早期對行人安全的交通規畫不夠完善的學校周邊的通學步道檢討;近期市府在學生家長、校方及地方議員的共力,以劃設標線,為暖西國小學童打造一條能夠安全上下學的步道,也是基隆首例「路邊停車格+標線型人行道」,告別過去「與車爭道」的日常。

暖暖區無黨籍議員陳冠羽表示,上任後持續爭取暖西國小通學步道改善,辦理多次會勘、會議研商暖西國小外圍面臨的交通問題,並請教育處、工務處爭取內政部的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劃,討論短期的人行改善方案,「孩子的安全不能等」,爭取預算、設計、發包都曠日費時,為了保護學童上下學的安全,暖暖街三三五巷到二八一巷的路段,原本沒有人行道,市府在此試辦基隆市首例「路邊停車格+標線型人行道」,讓原本中斷的人行動線重新串起來,兼顧停車及人行需求。

基隆首例「路邊停車格+標線行人行道」,讓暖西國小學童擁有安全上下學的通道。(記者王慕慈攝)

後續,再將標線型人行道改為實體一路串聯到國小校門前,妥善運用道路空間,提供路邊停車格,及更安心的通學環境。

同時,為避免影響學童上下學,相關工程選在暑假進場,七月上旬在暖暖街與暖暖街五三0巷口,畫設行人專用時相的四方通行人行穿越道以外,也在路口轉角處畫設槽化線,車輛能以較大的弧度轉彎,進一步保障行人安全。此外,暖暖街二八一巷口,同步畫設人行穿越道與楔形標線,讓學童上下學時能夠安全過馬路。

市府推動「行人友善」政策,將持續透過跨局處協同,以交通規畫、設計、工程等方式,從學校周邊的通學步道開始,後續會陸續擴大範圍,創造更安全、更友善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