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無界1994-2024佛光緣美術館三十周年紀念展」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導覽展覧作品。(佛光山提供)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26日舉辦「美學無界1994-2024:佛光緣美術館三十周年紀念展」開幕典禮,五件具有特殊意義的藏品首度齊聚一堂展出;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致詞時舉佛光山大雄寶殿、接引大佛和佛陀紀念館三大建築為例,表示星雲大師性格上有豐富之美的因子、性格,他所建的建築都很美,建築再大也很柔美,他時常說有禪就有美、美就有禪的意境;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也說,佛光山最早的導覽員、館長就是星雲大師。

昨天開幕式冠蓋雲集,有五件具重大意義的藏品共同展出,包括星雲大師自印度迎請回來重達一百公斤的「釋迦牟尼佛成道像」、樓永譽的毫芒牙雕「觀世音普門品」、清代「玉如意」、以及當年30歲的楊英風為大師雕塑的第一尊佛像,更有來自佛陀涅槃聖地的塔磚與恆河金沙。

這些珍貴文物每件背後都有一則動人的事蹟與故事,是星雲大師早期藝術弘法的最佳見證,藉由展出,邀請大家一起回顧人間佛教在藝術弘法的歷程軌跡。

開幕由如常法師主持,有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楊惠姍、洪根深、林振龍等近三十位藝術家出席。

慈惠法師說,星雲大師以藝術弘法的心情跟辦大學一樣認真。

如常法師為來賓導覽,介紹星雲大師最早期的文物陳列館老照片時說「佛光山最早的導覽員跟館長是星雲大師」。

如常法師也提到大師從印度迎請回來的釋迦牟尼佛成道像重達100公斤,大師搭飛機,將佛像放在大腿上一路捧回來,要下飛機時雙腿都麻到無法走路;現場也讓參觀者體驗拉100公斤的重量有多重,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當場體驗,「真不簡單!」。

佛光緣美術館的緣起可追溯至1994年,一場為籌辦佛光大學的藝術義賣,凝聚了藝文界的善心願力。此後,在星雲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指導下,美術館從台灣出發,至今已在全球27座城市設立分館,成為結合在地文化、推廣人間佛教美學的重要平台。

這次三十周年特展以「初心」、「綻放」、「願心」三大篇章為軸線,系統性地呈現美術館的創立源起、全球發展的豐碩成果,以及對未來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