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中國發表「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 展現智慧減災新科技

在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上,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右二)與來自世界氣象組織代表共同啟動「媽祖(MAZU)」早期預警系統,象徵全球多災種氣象預警合作正式啟航。(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綜合報導

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26日在上海盛大開幕,中國氣象局於開幕式上正式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它構建涵蓋多災種預警的全球早期預警服務網絡,與世界分享中國在早期預警領域的實踐經驗與技術成果。

在世界氣象組織(WMO)秘書長席列斯特•紹羅及多國與會嘉賓見證下,中國氣象局局長陳振林代表將象徵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智慧體的AI氣象預警鑰匙交予吉布提與蒙古代表,宣告正式啟動其跨國氣象防災減災使命。

極端氣候事件已成為全球面對的重要挑戰,中國氣象局指出,媽祖(MAZU)的命名來源於中國沿海地區廣受尊崇的海洋與氣象守護神媽祖,其救助、親民與智慧的精神與早期預警系統的核心價值高度契合。MAZU分別代表「多災種(Multi-hazard)、預警(Alert)、零差距(Zero-gap)、普惠(Universal)」,展現中國在氣象科技服務普世共享的理念。

中國氣象局透過「媽祖」方案,積極推動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合作,包括提供早期預警技術、共建能力建設課程、共享風險評估體系與創新合作模式。技術面方面,推廣「城市工具箱」、「風雲地球工具箱」與雲端預警平台等工具,並透過「遞進式氣象服務」與「高級別叫應預警」強化實務應對能力。

人工智慧技術為該方案核心,結合雲端架構及多源資料分析能力,「媽祖」系統可依據不同國家需求,提供可定制、易部署且可持續的預警解決方案。

目前該系統已在埃塞俄比亞、巴基斯坦、所羅門群島等國啟動合作開發。蒙古也已導入「城市多災種早期預警工具箱」,展現良好應用成效。今年7月,巴基斯坦氣象人員透過「媽祖」系統準確預測季風降雨趨勢,提升預警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