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大雨過後,為確保鄉親飲水安全無虞,花蓮縣政府啟動「飲用水水質安全防護機制」,即刻展開飲用水水質抽驗作業。統計至七月底止,已完成四十九件次水質檢測,其中十六件針對災後高風險區域之緊急抽樣,檢測結果皆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民眾可安心使用。
花蓮縣政府表示,近年來極端氣候變化日益劇烈,今年七月中旬,花蓮縣連續受熱帶性低壓與薇帕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縣內多地出現劇烈降雨及豪雨特報,尤以玉里與富里地區累積雨量高達五百二十三公釐,導致部分地區自來水水源濁度飆升,對民生用水安全造成潛在風險。
花蓮縣環保局表示,使用蓄水池的住戶,建議先抽乾積水並以清水刷洗內壁後再使用市售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三%%至六%)稀釋一百倍後,進行二次消毒並靜置三十分鐘,再以清水徹底沖洗,方可重新儲水,確保用水衛生。
環保局強調,針對尚未全面接管自來水的山區與偏遠部落住戶,建議先將山泉、井水或河川池水靜置沉澱並砂濾,再取上層清澈水充分煮沸後飲用,若對水質仍感疑慮,亦可短期改用瓶裝水作為替代,以保障健康。
另外,因應災後加強消毒作業,自來水公司提高加氯量,部分地區自來水出現氯味屬正常現象。建議民眾可將水煮沸後開蓋續煮三分鐘,加速餘氯揮發,改善口感;若對味道敏感者,亦可選擇瓶裝水作為臨時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