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統計,近十年來,國有林地非法盜伐案件下降約八成,除建立預警系統與公私合作外,因林保署積極協助部落發展林下經濟,有助從源頭遏止非法砍伐。
林保署二十九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啟用台灣森林防範盜伐資訊站,提供即時查詢盜伐熱點分布、案件樣態與趨勢,促進全民參與森林守護。林保署統計,國有林地遭山老鼠盜伐案件,從一0二年的二百九十件,已下降至一一三年的五十八件,降幅高達八成。
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面對非法盜伐森林,應從傳統查緝追訴,轉向強化事前預防與全民參與,不是聽見盜伐鋸聲響才出擊,近年來已導入科技監控、建立預警系統、推動資訊公開,並與檢警、公私部門及社區攜手合作,台灣森林防範盜伐資訊站是提升預警透明度的重要創新做法。
林華慶更指出,遏止盜伐除著重預防發生,在地社區若能從森林獲益,將有助從源頭遏止非法砍伐,所以近幾年積極協助山林部落發展林下經濟,例如養蜂、種植椴木香菇、推動生態旅遊等,不僅提升部落經濟,也吸引部落青年願意返鄉,共同守護山森,有助從源頭遏止非法盜伐林木。
林保署推動結合社區的森林保護計畫,至一一三年已有九十一個社區參與巡護,包括苗栗南庄蓬萊、南投丹大、台東利嘉等地,林保署說當地盜伐案件也幾近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