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彰化縣歷史建築埔心鄉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修復工程竣工,縣府二十九日舉辦啟用典禮。縣長王惠美說,文物館即日起展出珍貴文物,開放民眾預約參觀與導覽,邀請大家感受歷史、信仰與土地交織而成的文化風景,期望成為縣內文化旅遊新亮點。
王惠美表示,文化資產的保存是要讓珍貴文物「活起來、說故事、傳承記憶」。此次總修繕費一千四百七十六萬元,由文化部文資局補助一千一百八十點八萬元,縣府配合款二百二十一點四萬元,天主堂自籌七十三點八萬元,工程自去年四月開工,今年三月完工。
羅厝天主堂是中台灣第一間天主教堂,也是天主教發源地,二00二年登錄為彰縣歷史建築,具有重要的宗教、文化與教育意義。縣府去年推動天主教會彰化總鐸區教堂文物普查建檔計畫,由天主教上智文教基金會執行,目前已完成三百九十五件文物數位建檔。
這次展出的文物中,有一百四十三年歷史的「天神鐘」上刻「獻給玫瑰聖母」字樣,其鐘聲為當時居民生活的作息時間標準。
天主教會台中教區主教蘇耀文表示,羅厝天主堂不只是保存一棟歷史建築,也是在地教會福音傳遞與牧靈的重要據點,是社會服務的重心。;鄉長張佩瑩表示,未來公所會連結所有在地特色景點,加入羅厝天主堂文化,讓更多人走進埔心、了解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