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後防治登革熱 強化科技巡檢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颱風加上豪雨,市府二十九日召開市政會議,就「災後傳染病及登革熱防治」進行專案報告,針對近期丹娜絲颱風後防疫需求,提出整體應對作為與後續強化策略。

黃偉哲首先提到台南過去十年來,兩次的登革熱流行對市府行政方面造成沉重負擔,對於公共衛生及市民健康更是帶來重大威脅。他強調要牢記過去的經驗,以更謹慎的態度積極防疫。

黃偉哲指出,雖今年尚無登革熱本土案例,但近來高溫多雨溼熱,再加上這幾天西南氣流帶來強降雨,他要求市府團隊除了持續推動丹娜絲颱風災後復原工作,也必須特別注意水災後各種疫病的發生。

衛生局指出,風災後已全面恢復急救責任醫院與診所服務,衛生所也重新開設行動醫院服務,確保災區醫療不中斷。針對傳染病防治,截至目前尚無鉤端螺旋體病、破傷風與本土登革熱病例。

衛生局也提出警示,近期誘卵桶監測陽性率升高,病媒蚊密度上升,目前除了已動員社區防疫志工加強環境巡查與衛教,並規劃無人機巡檢帆布與屋頂積水處,強化高風險區監測。

此外,市府與南台科技大學合作,研發AI智慧眼鏡即時辨識誘卵桶卵粒位置,提升監測精度與效率。後續也將導入LINE@志工巡檢平台,降低通報門檻並設立獎勵機制,強化社區參與。衛生局亦規劃問卷系統,透過民眾自填TOCC資料,協助掌握潛在風險與快速啟動疫調。